大班教案

时间:2025-11-26 13:06:14
大班教案(经典10篇)

大班教案(经典10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教案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教案 篇1

设计思路:

春天来了,花儿开了,草儿绿了,小草偷偷地从地底下钻出来了……孩子们关注着周围的变化,享受着春天的美好!在我们的“春天有约”活动中,孩子们不仅感受了春天的美丽景象,更体验了春天带来的欢乐。

小燕子,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熟悉的小动物。它也是春天来临的一个象征。《小燕子拿剪刀》这首歌曲,把春天的画面描述得如此美丽,孩子们在歌唱时一定能感受到春天的诗意与韵律美。这样好听的歌,我想孩子们是非常喜欢的。同时,这个音乐活动也是作为我下一个活动《春天的礼物》的一个铺垫,从小燕子带来的礼物自然地引向孩子们也动手制作春的礼物,进一步体验春天的美好!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乐意表达、表现。

2、感受歌曲中春天的诗意与韵律美,体验春天的美好。

3、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4、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活动准备:

柳条、浪花、桃花、雨丝、音乐、录音机、礼物、小燕子一个

活动过程:

一、直接导入

◇ 春天悄悄地来了,有个朋友唱着歌儿,也飞回来了,你们听!

二、欣赏活动

第一遍欣赏,初步感受歌曲旋律

◇ 呀!谁来了啊?(小燕子)

◇ 原来是小燕子飞来了啊?小燕子从哪来的?

◇ 小燕子为什么从南方飞回来了啊?

第二遍欣赏,感受歌曲轻快的`节奏,体会小燕子愉悦的心情。

(边欣赏,教师边用手演示:小燕子唱着轻快的歌曲,在天空中飞舞……)

◇ 小燕子的心情到底怎么样?

◇ 你是怎么知道的?

◇ 小燕子多高兴啊,它从南方飞回来,发现我们这里有很多变化,小燕子看到了什么?(引导幼儿回忆有关春天的经验。)

第三遍欣赏:和小燕子一起感受春天的美丽景象。

◇ 你们瞧,小燕子在天空中多快乐啊,让我们也用自己的小手当成翅膀,和小燕子一起看看春天的美景。

◇ 教师一遍做手势,一遍用语言引导:

小燕子快乐地从南方飞回来啦。它一会飞向高处,看到柳树姐姐在梳辫子;一会儿飞过水面,层层浪花跳着春天的舞;它飞上桃树,桃花妹妹哈哈笑;它飞在春雨里,雨丝沙沙沙,唱着春天的歌谣……

◇ 和小燕子一起飞翔,你们的心情怎么样啊?

第四遍欣赏:小燕子的礼物

◇小燕子飞胡来了,它也准备了很多礼物送给小朋友,我们一起来问问小燕子,它送了些什么礼物?

◇ 出示图片,丰富歌词。

剪柳条,绿油油,送给哥哥当鱼钩;

剪浪花,蓝莹莹,送给姐姐做花裙;

剪桃花,红艳艳,送给妹妹扎小辫;

剪雨丝,亮晶晶,送给弟弟做风铃。

三、送春天的礼物

◇小燕子多热心啊,它准备了那么多春天的礼物送给小朋友。收到礼物的朋友啊,心里一定甜滋滋的。我们也制作了很多礼物,今天我们这里来了那么多客人老师,让我们也学学小燕子,把春天的快乐传递给我们周围的人,把我们制作的礼物送给我们的客人老师。

活动反思:

1.创设一个优美、抒情、富有春意的情境:中班的孩子还是更喜欢形象、生动的情境,对于这个音乐活动来说,让孩子自主地在情境中去感受春天的诗意、美好,效果更好。

2.对孩子的经验把握不够:(1)幼儿的前期经验不足,所以他们不能通过今天这个活动来充分地感受春天的诗意。(2)在歌词的理解上,教师对幼儿的经验未了解充分。这首歌的歌词很美,又压韵,可以像儿歌一样来念,但对幼儿来说是比较抽象,难理解的。

3.教具的配合与生动形象:教具在一个活动中也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出色的教具一定能吸引孩子更投入其中。在今天的这个活动中,若是教师准备了很多的小燕子头饰,让孩子们都来体验当一只可爱的燕子,在天空中自由的滑翔,效果一定更佳。

4.给孩子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活动中,教师太过注重孩子经验的表达表现,而牵制了孩子们对这个音乐作品真切的感受与流露。这个活动后,我让孩子们又一次感受音乐作品,这次我给了他们一个宽敞空间,让他们自由地表现,孩子们很开心,很真切,感觉自己真的像一只自由的小燕子,有的孩子扮演燕子的飞翔,特别生动(身体俯下来,手在背上架起剪刀似的尾巴,神气极了)。

5.倾听习惯的培养:音乐欣赏活动,需要孩子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显然我班孩子在这方面是欠缺的。而且加上一开始外界因素的干扰,使一些孩子未进入状态。所以,平时应当注重经验的积累,注重常规的培养。

小百科:剪刀(jiǎn dāo)是切割布、纸、钢板、绳、圆钢等片状或线状物体的双刃工具,两刃交错,可以开合。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学习该歌曲,培养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2、继续学唱2/4拍子的歌曲,并做到有表情地演唱。

3、歌唱时能够发音自然、动听,音调准确,吐字清楚。

4、懂得爱护图书,珍惜图书。

5、借助图谱记忆歌词、学习歌曲。

6、启发幼儿按照原歌词的结构,创编新歌词并演唱。

【活动准备】

钢琴、音乐录音《开火车》、《快乐的动物园》、一本撕破的小人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幼儿听乐曲《开火车》,一个跟着一个平踏步入场。

2、随乐曲做律动:听音乐进行节奏练习。(拍手、转身拍肩、自选动作)。

3、发声练习:师生齐唱。

二、基本部分:

1、出示一本破的小人书,以拟人的语气讲述故事:“我是幼儿园里的一本小人书,阅读时被小朋友给撕破了,呜呜呜,我真难受。这时候,一个小朋友走过来了,看到我在哭,就对我说,你别哭了,我来给你补好吧。我听了以后,心里真是高兴,很快就把我身上坏的地方给补好了,我很感谢帮我补好的'小朋友,‘谢谢’我对他说。希望小朋友在阅读书的时候要小心,珍惜每一本图书,爱惜每一本图书,这样每位小朋友才能读到我们,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你们说是不是?”引出歌的名字《小人书你别哭》,讨论并总结小人书不哭的方法。

2、带着问题听歌:“听一听这首歌都唱什么了?它怎么了?为什么哭?”教师范唱一遍,表演歌曲大意。演唱完后请幼儿回答。

3、带领幼儿分句学唱歌曲,请幼儿跟着老师学唱,熟 ……此处隐藏3807个字……p>

一、导入环节

谜语导入:引出“纸”。

二、基本环节

(一)纸在生活中的用途

1、出示白纸讨论它有什么用途?”

2、交流生活中见过哪些纸?

3、进一步了解生活中的纸制品。

(二)纸的种类

1、介绍纸的'分类。

2、认识不同种类纸的用途

3、分发材料,幼儿操作尝试对纸进行分类。

4、师幼一起对纸的分类进行互查、小结。

5、小助手收回操作材料。

三、结束环节

交流节约用纸的方法

1、幼儿讲述自己节约用纸的方法。

2、小结。

大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使幼儿了解耳朵的作用和主要构成部分的名称。

2、重点认识鼓膜,知道如何保护它。

3、懂得保护耳朵的重要性,培养幼儿正确、文明的听、说习惯。

4、教育幼儿养成清洁卫生的好习惯。

5、了解生病给身体带来的不适,学会预防生病的方法。

活动准备:

耳朵模型一组(外耳廓、外耳道、鼓膜、半规管),气球,白色透明塑料瓶和各色彩纸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放录音听优美的音乐和幼儿吵闹时的录音:"感觉怎么样?是谁把这种感觉告诉你的?"→引出耳朵。

2、"耳朵是干什么用的呢?"(听声音的)出示耳朵的外轮廓。

(二)基本部分1、"小朋友好,我就是耳朵,严格的说应该是耳朵的外轮廓,是耳朵中唯一露在外面的东西。现在请小朋友用手捏一捏自己的耳朵,感觉它是什么样的?请告诉我。"2、帮助幼儿认识外耳廓是由软骨支撑着的,不软也不硬。

3、实验游戏:帮助幼儿体验外轮廓聚拢着声音的作用。请幼儿分别用手挡在耳朵的前后,感觉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挡在前面的听不清,挡在后面的.听得清)。

4、"声音是怎样传到里面去的呢?"出示外耳道与耳郭对接,"声音就是从这里传进去的,它向一条直直的道路,叫外耳道。"(耳道里有细微的茸毛,阻挡灰尘侵入,形成耳屎)5、"声音走进去后会碰到谁呢?"出示鼓膜放入耳道,帮助幼儿认识鼓膜。

6、实验游戏:利用气球,让幼儿用嘴巴凑近气球说话,感知气球的震动(说话时气流通过空气的传播撞在气球上,产生了气球的震动)。鼓膜是耳朵里一块像气球皮一样有弹性的膜,当声音传到鼓膜上的时候,就会带动鼓膜的震动(就像小朋友对着气球说话时气球会震动一样),在大脑的帮助下就听到传来的声音了。声音小,鼓膜的震动就大小,反之就大。

7、"鼓膜是像气球皮一样的东西,如果我们用尖尖的东西刺它会怎么样?"实验:刺破气球。教育幼儿要爱护鼓膜,不要随便用东西掏耳朵眼儿,不能把小东西塞进耳朵里。

8、"如果我们突然用很大的声音把耳道塞的满满的又会怎么样?"实验:气球吹得太满会爆炸。"那么,我 们应该怎样保护鼓膜呢?"教育幼儿平时不要大喊大叫,不要对着别人的耳朵大声说话,遇到猛烈的声音时要捂住耳朵,张开嘴巴,减少鼓膜的压力。

9、在小朋友知道了耳朵是怎样听声音的,但是你们知道耳朵另外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吧? (平衡的作用)"尝试半规管(三根弯曲的小管) 与模型相接。"它是怎样帮助我们保 持平衡的呢?" 实验:通过透明瓶子里水的流动帮助幼儿理解。"三根小管里装着水一样的液体,当我们的身体位置发生改变时,这些小管里的液体就会流动,我们的大脑根据这些液体的流动 来判断我们位置的改变并保持平衡的。"10、实验游戏:幼儿原地旋转3-5圈停下。"为什么我们已经停下了还会有晕的感觉?"11、实验游戏:指导幼儿往瓶子中放入各色纸片,然后旋转瓶子,看里面的纸片会怎样?停下后,纸片还会怎样? (瓶子停下后,纸片还在旋转。)每个人的平衡能力都不一样,但平衡能力是可以通过锻炼来提高的,例如:飞行员、舞蹈演员等。小朋友平常玩儿的走独木桥、过小河的游戏就是在锻炼和提高我们的平衡能力。

(三)结束部分 1、教师进行总结: (1)耳朵的作用。 (2)爱护耳朵,保护鼓膜。平时不大喊大叫,耳朵喜欢听轻声美妙的声音。 (3)多参加户外运动,在体育活动中提高平衡的能力。 2、游戏活动:《传话》

教学反思:

通过集体活动和区域活动的探索学习,孩子们对身体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了解了身体上不同部分的不同本领,更懂得了保护自己的身体。通过运动和生活保健,孩子们的活动时更灵活,更协调,身体素质也有所提高。

大班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帮助幼儿理解在幼儿园的每一个区域追逐打闹是危险的行为,教育幼儿不在室内或活动场地做危险的事情和动作。

2、在上课和游戏中,正确引导幼儿分清追逐打闹危险的场所和安全的场所。提高日常生活的安全意识。

3、发展身体协调性。

4、培养幼儿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

设计意图:

新学期,幼儿从中班升入大班,升级的快乐与自豪,面对焕然一新的.环境,孩子就像进入了童话乐园,个个兴高采烈,喜气洋洋。让他们兴奋得欢呼雀跃,追逐打闹,甚至是小小恶作剧都是他们自我快乐的一种表现形式。虽然是大班的幼儿,安全意识有了,自我保护能力强了,但对事情后果的预测能力还不够完善,更无法预见到教室有限的空间和桌椅玩具以及幼儿园活动场地存在的安全隐患,新学期对他们最常见的追逐打闹行为进行正确引导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在开学安全第一课我设计了《小熊追逐小伙伴》,相信这生动的安全第一课能给孩子一个幸福、健康、安全的一学年。

活动准备:

1、动画故事、儿歌朗诵。

2、幼儿有一定的安全知识,能用较完整的语言描述事情。

活动重点:

教育幼儿不在室内或活动场所做危险的事情和动作。

活动难点:

教育幼儿能分清在教室、和活动场所危险的区域和安全的区域,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在"不在教室追逐"的音乐声中,师生谈话:"我们升入大班了,来到了漂亮的教室,怎么才能玩得安全又快乐呢?

(二)"可爱的小熊也上大班了,我们来看看他到了漂亮的教室在干什么?"1、欣赏动画故事"小熊追逐小伙伴"。

2、提问:小熊做了一件什么事?他错在哪里?为什么不能在教室里追逐?(帮助幼儿理解教室里东西很多,追逐很危险,抢东西是错误行为)3、引导幼儿欣赏根据故事创编的诗歌"不在教室里追逐",学习有感情地朗诵。

4、游戏:数一数。帮助幼儿正确判断危险、安全的追逐玩耍的场所。提高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安全意识。

活动延伸:

开展"安全小卫士"活动,请幼儿轮流当"安全小卫士",通过管理和被管理,让幼儿学习自觉遵守规则,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安全技能。

《大班教案(经典10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