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小公倍数》教案

时间:2025-11-25 13:06:16
《最小公倍数》教案

《最小公倍数》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小公倍数》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小公倍数》教案1

教学目标

1、会利用列举法和短除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2、理解分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

3、在探索中发现,在发现中体验数学的自身规律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能正确地运用和列举法和短除法确定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教学方法合作学习法、小组探究法、知识迁移法

教学准备复习题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什么叫公因数?

2、什么叫最大公因数?

3、写出下列各组的最大公因数

3和7 4和6 9和18 12和30

引出新课

二、师生共研

1、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认识。

以4和6这组数为例,就在50以内数表中找一找。你发现了什么?

(1)4的倍数:4、8、12、13、20、24、28、32、36、40、44、48。

(2)6的倍数:6、12、18、24、30、36、42、48。

(3)两个都有的:12、24、36、48。

引出课题: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2、怎样找出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介绍短除法

(1)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探讨,看看如何用短除法来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再交流。

(2)反馈时围饶着以下几个方面交流:

短除式中除数是2的什么数?

为什么在得出商2和3时不再往下除?

4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怎么计算的?

(3)师生共同探究与交流。

(4)试一试:你能找出12和16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吗?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找一找,再用另一种验证。

重点反馈短除法。

3、探究特殊关系的两数怎样确定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

思考后交流自己的发现

三、全课总结

1、这节课我们交的新朋友是什么?你现在对它知道多少?

2、怎样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1)先定关系

(2)确定用什么方法找

3、有什么问题或发现?

四、布置作业:

2、3、4、5

《最小公倍数》教案2

教学要求通过比较,使学生进一步分清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能正确地求出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教学重点比较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不同点。

教学用具在投影片上画好教材第80页的表格(留空备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做练习十六的第1题,先让学生将能被2整除的数用△圈起来;能被3整除的数用○圈起来;能被5整除的数用□圈起来,做在书上,集体订正。

2.很快说下面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5和79和459和122、3和118、10和403、4和6

二、探索研究

1.教学例5。

(1)出示例5(点2名学生在黑板上做,其余的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28422842

71467146

2323

28和42的最大公约数是:42和28的最小公倍数是:

2×7=142×7×2×3=84

(2)揭示课题:我们现在来比较一下,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板书课题: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比较)

(3)出示留空的表格。

先让同桌的学生互相说说,再点几名学生谈自己的看法,最后归纳填表。

(4)看表上的不同点回答。

为什么它们在计算时不相同?

使学生明确:

①因为两个数最大公约数只包含这两个数全部公有质因数,所以只把这两个数全部公有质因数连乘起来,也就是把所有的除数乘起来,就得到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②而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不仅包含这两个数全部公有的'质因数,还包含它们各自独有的质因数,所以要把这两个数全部公有的质因数以及各自独有的质因数连乘起来,也就是把所有的除数和商乘起来,就得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5)尝试练习。

做教材第80页的“做一做”,然后点几名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做的。

三、课堂实践

做练习十六的第2题。

四、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异同点。

五、课堂作业。做练习十六的3、4、5、6*题。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最小公倍数》教案3

教学目标:

1、理解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2、会用列举法,分解质因数,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3、会求是互质数或有倍数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4、在知识的探究过程中,培养大胆质疑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昨天我们班在舞台旁30米长的花带上每隔2米种一株桂花,树种的太密了,下午要重种,改成每隔3米种一株。现在大家出出主意,下午怎样种才能又快又好的完成任务呢?我一边说一边把课前准备好的图片分给各小组,让各小组讨论交流后交由小组长汇报本组的方案。各组讨论后出现以下三种情况:

1、全部拔起,重新测量后再种

2、头尾不动,把中间的`全部拔起,重新测量后再种

3、除头、尾不动外,还有6米、12米、18米、24米共六株不用拔,只需拔10株,在每两株中间种一株,这样重种5株就可以啦。

师:刚才有4组采用了第三种方案该种的,这种方案确实比前两种方案要好,现在请你们说说是怎么发现这些株数不用重种的?

生:通过测量的方法发现的。还发现了6、12不仅是2的倍数同时也是3的倍数,所以觉得是2和3的公倍数就都不用动。

师:你们怎么想到“公倍数”这么个好听的名字的?

生:我们前面学习的几个公有的因数叫公因数,最大的叫最大公因数。那现在两个公有倍数就叫公倍数,30是最大的就叫最大公倍数。

师:大家还有不同的意见吗?

生:(议论纷纷)这个不是最大的,还有更大的。。。。

……此处隐藏15755个字……师:那4的倍数有哪些?

生:4、8、12、16、20、24、28、32、36、40、44、48。

师:那6的倍数又有哪些呢?

生:6、12、18、24、30、36、42、48。

又标了的有哪些?

生:12、24、36、48。

师:12、24、36、48既是4的倍数又是6的倍数,它们就叫做4和6的公倍数。

师:那么我们的两组蜜蜂在这些时候又会碰上一起回家。那它们最快是在什么时候相遇呢?

生:12分钟。

师:12是4和6的最小公倍数。

4.师:刚才我们是在50以内(包括50)的数中找4和6的倍数,如果继续找下去,还有吗?有多少个?

生:有,有无数个。

师:你能找出最大的一个吗?

生:不能。

师:4和6没有最大的.公倍数,但有最小的公倍数,它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最小公倍数。

二.巩固练习

1.师:现在如果把蜜蜂分成两组,一组6分钟回来一次,一组9分钟

回来一次,你知道它们最快什么时候相遇吗?(完成书上60页的试一试)

师:50以内6的倍数有哪些?

生:6、12、18、24、30、36、42、48。

师:50以内9的倍数又有哪些?

生:9、18、27、36、45。

师:50以内6和9的公倍数有哪些?

生:18和36。

师: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多少呢?

生:18。

师:我们的两组蜜蜂最快在18分钟的时候相遇了。

2.小猴子要过河了,小猴子现在要做从三块石头上走过去,可是石头都有密码的,你们可以帮助小猴子顺利过河吗?

(出示课件,50以内9的倍数、50以内5的倍数、50以内9和5的公倍数)学生 独立完成再汇报。(书上61页练一练的第2题) 师:刚刚我们都是用的什么方法来找最小公倍数的?

生:列举法。

师:那现在还有一种方法找最小公倍数,短除法。

2 18 24

9 12

3 4

18和24的最大公因数就是:2×3=6.

18和24的最小公倍数就是:2×3×3×4=72。

3.求下列数的最小公倍数

3和6 10和89和4

4.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师:看看,这是什么?

生:跑道。

师:同学们平时爱跑步吗?,在学校的跑道上跑一圈大概需要多长时间?现在看看他们三个人的。

(1)我跑一圈用6分钟

(2)我跑一圈用4分钟

(3)我跑一圈用8分钟

师:你能提出问题吗?

生1:他们同时出发男孩和女孩最快什么时候相遇?

生2:他们同时出发男孩和老师最快什么时候相遇?

生3:他们同时出发老师和女孩最快什么时候相遇?

(独立完成)

三.本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先谈收获师再总结

1.同学们都很好的掌握了用列举法找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2.学会了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最小公倍数》教案15

课题一:两个数的

教学要求 ①使学生理解公倍数、的概念。②使学生初步掌握求两个数的的方法。③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公倍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 求两个数的的方法。

教学用具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口答:求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约数。

3和8 6和11 13和26 17和51

2、求30和42的最大公约数。

二、揭示课题。

前面我们已学过两个数的约数和最大公约数,现在我们来研究两个数的倍数。

三、探索研究

1.教学例1。

投影出示例1 及画好的数轴。

(1)学生口述4和6的倍数,投影显示在数轴上。

(2)观察并回答。

①4和6公有的倍数是哪几个?

②其中最小的一个是多少?有无最大的?为什么?

(3)归纳并板书。

①4 和6公有的倍数有:12、24、36

其中最小的一个是12。

②也可以用图来表示。

4的倍数 6的倍数

4 8 16 20 12 24 6 8 30

4 和6 的公倍数

(4)抽象、概括。

①什么是公倍数、?(让学生说)

②指导学生看教材第71页有关公倍数、的概念。

(5)尝试练习。

做教材第73页的做一做,先让学生分别填写出6和8的倍数,再让学生说:两个圈交叉部分应该填什么数?为什么不打省略号?填好后集体订正。

2.教学例2。

(1)出示例2并说明:我们通常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来求几个数的`。

(2)把18和30分解质因数,写出短除的竖式并指出它们公有的质因数是哪些?

2 18 2 30

3 9 3 15

3 5

18=233

30=235

(3)观察、分析。

①18(或30)的倍数必须包含哪些质因数?

②如果233(或235)再乘以2或3或5得到36、54、90(或60、90、150)都是18(或30)的什么?

③18和30的公倍数必须包含哪些质因数?(2335)

(4)归纳:18 和30 的里,必须包含它们全部公有的质因数(1个2和1个3)以及各自独有的质因数(3和5)就可以了,所以18 和30 的是:

2335=90

(5)教学求的一般方法。

为了简便,我们通常用短除分解质因数的方法,写成下面的形式,求,如: 18 30 并让学生分组讨论写成这种形式后该怎样做。

①每次用什么作除数去除?

②一直除到什么时候为止?

③再怎样做就可以求出了?

(6)尝试练习。

做教材第74页上面的做一做,学生解答后,点几名学生说说是怎样做的,然后集体订正。

(7)抽象、概括求的方法。

①谁能说说求的方法。

②指导学生看第74页求两个数的的方法。

四、课堂实践

1.做练习十五的第1题,让学生讲讲为什么?

2.做练习十五的第4题,先让学生也按要求去做,再回答谁做得对,谁做错了,错在什么地方?

五、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今天学习的内容及方法。

六、课堂作业

做练习十五的第2、3题。

《《最小公倍数》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