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时间:2025-10-09 17:24:10
实用的小班教案

实用的小班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班教案 篇1

小班数学活动:数一数(5以内的点数)

活动目标:

1、愿意参加点数的操作活动。

2、初步感知数的实际意义。

3、正确点数1~5个物品,能正确说出总数。

活动准备:

1、 集体教学:5个玩具车、5个铃鼓、5盒蜡笔、5个玩具、5个书包。

2、分组材料:雪花片、点卡若干。

活动过程:

1、游戏“数一数”,鼓励幼儿参与活动。

(1)分别请5名男孩、5名女孩到前面,请其他幼儿进行点数,并说出总数。

(2)教师小结点数的要求。

师:点数时,一定要用手指点一个、数一个,数完后数到几就是总共有多少个;要从左往右边数。

2、点数手指,感受数的重要和有趣。

(1)手指游戏:数一数左右手分别有几个手指头。

(2)幼儿之间互相数一数同伴的每只手一共有几个手指头。

3、分组操作“数5个物品”。

(1)“雪花片”操作规则:请幼儿挑选出5枚雪花片,能力强的幼儿可加上颜色要求。

如:请拿出5枚红色的雪花片。

(2)“点卡”操作规则:在1~5点卡中,挑选出5的点卡。

(3)“排队”操作规则:准备一堆物品,请幼儿选出5个指定的物品。

4、共同检验操作结果,感知数的实际意义。

(1)鼓励幼儿介绍自己的'操作过程。

(2)让幼儿观察活动室内数量是5个的物品。

活动延伸:

将点数物品放置于数学区域活动中,让幼儿继续练习5以内的点数。

教案要与时俱进

尽管各个学科课程都有各自的特点,教学形式和手段也不尽相同,但在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教育宗旨上是一致的,对教案的要求也是有共性的。这些共性原则上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 取材内容合理,切合课程宗旨,符合培养目标定位的要求,适应现实需要,讲述内容观点正确,有实际应用价值。

2.能够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典型事例研究分析,揭示学科相关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实质和价值及明确的应用方向。

3.逻辑思路清晰,符合认识规律。在教知识的过程中渗透教认识问题的方法,通过互动式教学安排和过程,能够使学生举一反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

4.不墨守成规,能继往开来,教案既是以往教学经验的总结,又是开拓知识新领域的钥匙,能够体现学科发展前沿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与时代发展相适应。

5.教学方法有创新。不照本宣科,不满堂灌,给学生留有充分的余地,注重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遵循精讲多练的原则,讲要抓住本质、引人入胜;练要有的放矢,调动学生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教师启发引导下,通过自身的探索,不但知道相关学科领域核心知识“是什么”和“为什么”,还要知道“做什么”、“怎样做”,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勇于探索的精神和能力。

6.教案不能面面俱到、大而全,而应该是在学科基本的知识框架基础上,对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研究、探索、阐述,能够体现教师对相关学科有价值的学术观点及研究心得。不是我会什么讲什么、我想讲什么讲什么,而是社会需要什么、学生将来走向社会需要什么就注重讲什么,就带领学生研究什么。

总之,教案是针对社会需求、学科特点及教育对象具有明确目的性、适应性、实用性的教学研究成果的重要形式,教案应是与时俱进的。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设计:

纲要指导我们“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细节决定成功。孩子还很稚嫩,要为孩子精心设计好每一步的云梯,让孩子兴趣十足、水到渠成地摘到胜利的果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一步的梯子都要能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兴趣十足,玩性大发,思维开启,语言流淌,在玩中学,玩中乐。留恋、回味,还要尝,还要学,这是一门艺术,一门课堂艺术,是老师追求、修炼终身的。

活动目标:

1. 乐意参加语言游戏,学会关心生病的小兔子。

2. 会用短句“我送你**”或“我给你**”等与别人交往。

活动准备。

1. 幼儿已认识小兔子,已能初步参加班级活动。

2. 药瓶、话筒、纱巾、茶杯、各种水果等。

3. 布置小兔家的场景。

活动过程:

一. 通过看望小兔,引起幼儿与小兔交往的兴趣。

1. 场景:小兔坐在沙发上不停地咳嗽。

2. 提问:

1) 这是谁的家?我们应该对它说什么?(小兔,你好!)

2) 小兔生病了,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幼儿讨论)

二. 关心小兔。

1. 通过送药、送食物等方式让幼儿关心小兔,并学习短句“我送你**”或“我给你**”等。

2. 幼儿自由选择各种物品去关心小兔,教师鼓励胆小的幼儿大声讲话。

3. 通过动物朋友们看望小兔的练习,巩固短句的运用。

4. 提问:

1) 小兔的朋友们也知道它生病了,它有哪些朋友呢?

2) 它们会怎样关心它呢?

小班教案 篇3

◆第一阶段:

《小手的秘密》

活动二:

歌表演《小手拍拍》

活动目的:

1、 培养幼儿表演的兴趣。

2、 通过音乐表演,引导幼儿学习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

组织形式:集中,分组教育。

指导要点:

1、 以游戏“看谁指得快”引入,激发幼儿学习歌表演的兴趣。

2、 师生边表演动作边念歌词。(以儿歌形式)

3、 练声《大猫小猫》,要求:两脚分开同肩宽,双手叉腰,用不同地音量表现大猫小猫的声音。

4、 教唱歌曲《小手拍拍》。

5、 采用齐唱间以领唱的形式(领唱问、齐唱答);或部分问,部分答的形式来增加幼儿表演的兴趣。

活动时间:20xx、9、21

活动四:手指印画《美丽的小花》

活动目的:

1、 体验使用手指、点画花朵的乐趣。

2、 引导幼儿了解并学习手指点画的绘画技能。

组织形式:集中,分组

指导要点:

……此处隐藏3206个字……p>

(幼儿两两结伴讨论后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2、小结:每个人都有一对耳朵,有了它可以听到许多好听的声音和动听的音乐,还有其他好多特殊的用处。平时我们可要好好保护自己的耳朵——不要对着耳朵大声叫,不要听太响的音乐和声音,这样会影响耳朵的听力;不要随便挖耳朵,随便把东西塞到耳朵里去,这样可能耳朵会受伤;洗头的时候尽量不要让水进入到耳朵里去,游泳或者洗头、洗澡后要及时擦干耳朵里的水,防止生中耳炎。大家好好保护好自己的耳朵,一定会让耳朵越来越灵的。

四、结束活动。

小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观察绘本图画了解故事内容,能根据尿床的图形猜出小动物。

2、知道尿床是件正常的事,不要因为尿床了而觉得丢人。

3、知道怎样避免尿床的方法。

4、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5、愿意分角色表演简单的故事情节。

活动准备:

1、正确尿尿的图片

2、尿床的图片

3、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1、2,幼儿观察对比两张图片。

师:老师今天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两张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两张图片上的小朋友都尿在了哪里?那你们觉得尿在哪里是正确的呢?(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两张图片,说出图片的内容,并能正确判断哪种尿尿的方式是正确的。)

师:森林里有许多的动物宝宝们也尿床了,我们来看看都有谁?

二、师幼共同阅读故事。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画面。

师:首先我们来看第一个小动物的被子上是什么图案的尿啊?(萝卜)

小朋友,猜猜看,这是哪个小动物的被子?(小兔子)

我们一起看看是不是小兔子尿床了。

(出示小兔子的图片)

师:恩,真的是小兔子尿床了。看,它很不好意思的捂着嘴笑呢。

小朋友们一起来做一做小兔子很不好意思的动作。

2、出示三张不同图形的已经尿湿的被子。

(1)森林里还有很多小动物也尿床了,我们来做个小侦探,找找都是谁尿床了。

(2)出示已经标记好数字1、2、3、的PPT3(鱼)、4(香蕉)、5(苹果)

师:接下来请小朋友们猜一猜,这会是哪个小动物尿的?并且说说你猜测的理由。(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尿湿被子上的食物图形,猜测是哪个小动物尿床了。教师点击一幅图,幼儿猜出答案,教师就出示相应的小动物图片:小猫、小猩猩、小象。)

3、小结

师:这么多小动物宝宝尿床了,你觉得他们尿在床上对吗?(不对)

如果小朋友你们尿床了怎么办呢?(不要害怕,也不要觉得害羞,要大胆的告诉老师、告诉爸爸妈妈)

4、出示PPT6。

看,我们又看到一条被子。咦

我们看看这条被子上有没有图案啊?(没有)

师:原来啊这是小熊的被子,它有没有尿床啊?(没有)

师:小熊真棒,小熊真了不起。那小朋友们来猜猜看,小熊是怎样做到不尿床的'呢?(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知道小熊不尿床的原因是它在睡觉之前小过便了,所以才没有尿床。)

教师出示封面小结:看,原来小熊不尿床是因为小熊睡觉之前在马桶上尿尿了。小熊棒不棒?(棒)

三、师幼共同阅读绘本。

教师和幼儿完整的阅读绘本。

四、探讨尿床了应该怎么办。

师:故事里的小动物们把尿尿在床上对不对?

要是我们不小心尿床了或者尿裤子了,应该怎么办?

接下来,老师要请你们来给这群尿床的小动物们出出主意,怎么样才能做到不尿床呢?

小结:如果我们想要做到不尿床,那就要在睡觉之前少喝水,或者睡觉之前去小便。如果想小便了,就要及时的告诉老师或者爸爸妈妈,避免尿在身上或者床上,不然捂在身上容易感冒的。一会啊我们就去把这个故事讲给班上的其他小朋友听,让他们也养成不尿床的好习惯!

小班教案 篇10

教材及幼儿分析:

绘本《啊呜》是《东方宝宝》XX年第1期的内容,讲述的是小动物们啊呜啊呜大口吃饭的事,故事简单明了,易于小班幼儿接受。小班幼儿刚入园不久,有部分孩子还不能好好吃饭,吃饭时东张西望,吃一会儿就讲讲话、做做小动作,有时还把饭菜掉得桌子地面到处都是,通过阅读读这本书,教会孩子啊呜一口把饭全吃光!

活动目标

1、能够在观察画面的基础上说出相关的动物和食物的名称,学说词语“啊呜”。

2、简单了解几种动物喜欢吃的食物,知道吃饭时要“啊呜、啊呜”大口的吃。

3、喜欢和老师一起看书,感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难

点教学重点:能够在观察画面的基础上说出相关的动物和食物的名称,学说词语“啊呜”,简单了解几种动物喜欢吃的食物。

教学难点:喜欢和老师一起看书,感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绘本《啊呜》活动环节教师行为预设幼儿行为幼儿实际

行为及重建一、出示封面,引起幼儿的阅读兴趣。

师:小朋友,看一看,书上的宝宝张大嘴巴在干什么呀?

原来这个宝宝想“啊呜、啊呜”吃东西。这本书的名字就叫“啊呜”。幼儿仔细观察封面,知道故事题目。

二、教师与幼儿一起边观察画面,边阅读故事,引导幼儿逐页翻看图书。

阅读图书第1-4页:

1、师:这是什么?有几个萝卜?是什么颜色的萝卜?萝卜的叶子是什么颜色?谁喜欢吃萝卜呢?

2、师:是谁“啊呜”吃了红红的萝卜,和你猜得一样吗?小兔子把这个萝卜都吃完了吗?还剩下什么?

3、师:小兔子吃到萝卜真高兴!

翻阅图书第5-8页:

4、师:“吱吱”(教师学老鼠叫),谁来了?它想吃什么?梨是什么颜色的'?梨的味道是怎样的?

5、师:小老鼠把梨吃完了吗?那它吃了多少呢?为什么只吃了一点点?

6、师:小老鼠吃了甜甜的梨高兴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7、用同样的方式阅读接下来的内容:小狗吃骨头和小熊吃蜂蜜的前半部分。并让宝宝感受:小狗牙齿很厉害,“啊呜”一口就把大骨头咬断了。

“小熊把小蜜蜂的蜂窝咬了一大口,小蜜蜂会怎么样?”“看着两只小蜜蜂在干什么?最后小熊怎么样了呀?为什么小蜜蜂要蜇小熊?”幼儿认真观察图片,根据故事内容回答问题。幼儿根据图片猜测故事情节。

幼儿边做动作边学说句子:“小兔“啊呜、啊呜”吃萝卜。”幼儿根据图片内容回答问题。

幼儿根据实际经验回答。幼儿边做动作边学说句子:小老鼠“啊呜、啊呜”吃鸭梨。幼儿用同样的方式学习小狗吃骨头和小熊吃蜂蜜,并让孩子了解感受:馋嘴的小熊偷吃别人的东西不好。

三、师幼合作做“我要吃,啊呜啊呜”的游戏。 教师带上故事围裙,逐一出示食物图片,和幼儿做“我要吃,啊呜啊呜”的游戏。 幼儿做“我要吃,啊呜啊呜”的游戏。

《实用的小班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