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老师随笔

时间:2025-08-22 15:15:16
幼儿园老师随笔(15篇)

幼儿园老师随笔(15篇)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大家对随笔应该都不陌生吧?随笔最重要的是是表达出作者的意图,传达心情、感悟、观点...就像与邻家谈心般轻松。你见过的随笔都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老师随笔,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园老师随笔1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这是一句多美的话语。我们的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我们爱孩子要从关注每颗纯挚的心灵开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无微不至地关心、注视他们成长中的每一个细节,才能为他们的每一点微小进步而衷心喜悦。孩子们也只有沐浴着老师的爱的阳光和雨露,才能更……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这是一句多美的话语。我们的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我们爱孩子要从关注每颗纯挚的心灵开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无微不至地关心、注视他们成长中的每一个细节,才能为他们的.每一点微小进步而衷心喜悦。孩子们也只有沐浴着老师的爱的阳光和雨露,才能更好地感到生活的美好和快乐,焕发出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 记得有一次我组织我们托班的绘画活动,我请小朋友画出各种颜色的小花,我示范讲解小花的画法以后,就鼓励孩子自己作画。

孩子们在我的鼓励下,都发挥想象,大胆地在画纸上表现着自己独特的创造。我满意地巡视指导着,当我走到哲哲那儿时,发现他三下两下地已把画画好了。哲哲每次画画都很快,一张白纸在他手里,几分钟他就画满了,但每次地画都“惨不忍睹”,实在让老师头疼。可今天画得还不错,几朵红颜色的小花,让人还看得懂。“哲哲,今天画的真棒!如果能多添点其它颜色的花就更好了,再去画画,好吗?”我边鼓励他边想,“等会要把他得画展示出来,鼓励鼓励他。”“好的!” 哲哲愉快地答应了。一会儿,他又把画递到了我地面前。一看,我差点气昏了,“哲哲,为什么你把画上点满了点?”没等他回答,我又生气地批评到“你为什么每次都这样,没有一次的画的画让人看的懂,你怎么就不能画一次象样的画……”在我的批评声中,哲哲拿着画默默地回到了座位上…… “理解和保护幼儿的独特表现方式,保存幼儿富有童趣的艺术作品”是新《纲要》的精神之一。我们平时认为一幅干干净净,能看出什么的才是一幅好的作品。哲哲的画本来还是可以的,我也想让他再画好一些,在后面的评价中鼓励一下他,希望他以后不在乱涂乱画。可当他拿着“画满点点”,变得面目全非的画,满心期待老师表扬,由于当时我看到乱七八糟的画很生气,我以自己的眼光否决了他的作品,在我严厉的批评中,哲哲只能默默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如果这时,我能耐心地聆听一下他的童“画”,那一定会听到和《花儿像满天星星》一样精彩的创作故事。哲哲是个富有自己独特的理解能力和神奇美妙的想象力的孩子,而缺少表现自己艺术想象的技能技巧。我们老师要理解、保护他丰富的艺术想象,好好呵护着他五彩的童心,同时交给他一定的表现技能,在创作中,为他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帮助,那哲哲的作品一定会发出耀眼的光芒。 孩子的心晶莹透亮,无时不折射出霓虹般的幻彩。捧着这水晶一般的心,我会时时提醒自己要精心地努力,以维护它那非凡的美丽,并且让它不断地滋长丰盈。我愿以自己的双手帮助每一颗童心,让它们时时向人们呈现出它满月般的清纯和亮丽。

幼儿园老师随笔2

我们班自然角中种了几盆花,孩子们照顾植物的热情很高,总想着给花浇水。

一天,贝贝浇花的时候,吃惊地叫起来:“老师,这盆花里有很多水呢?”大家都跑过来看。“这盆里也有很多水。”我问大家:“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水呢?”“大家浇的水太多。”我把花里的水倒出去了一些,但是两天后,小花还是死了,大家心里都很难过。“为什么花会死呢?”我把问题直接抛给了大家,孩子们都说是因为浇的水太多了。我便和孩子们一起讨论:“我们应该什么时候浇花?”“每天浇一次。”“它渴了的时候再浇。”我追问:“那怎么知道它渴不渴呢?”“就是,小花又不会说话。”我神秘地拿出了一盆干干的需要浇水的花(邻班借的),又从自然角里找了一盆湿湿的花,让大家观察比较这两盆花有什么不一样。

“你觉得哪盆是该浇水的呢?”孩子们通过观察比较,告诉了我是这一盆。“为什么?”“老师,你看这盆花的'叶子有点向下了。”我点点头说:“叶子有些蔫了。”琳琳说:“就像了一样。”洋洋说:“这盆土干干的,那盆土湿湿的。”我进一步提示:“你们再来按一按这里的土,感觉一下。”大家又一一按了按两盆花的土,感到了土的不同。我说:“你们喜欢照顾植物,这样很好,但我们在浇花的时候要先观察,不能想浇水就浇水,水太多了也会把花淹死的。”

此后,大家在浇花前都会先看一看,用手指按一按,然后再去浇花。孩子们已经能更加合理地照顾我们的植物朋友了。

在游戏活动中,教师指导幼儿的最终目的就是促进幼儿的游戏水平向更高阶段发展。作为教师,我们应先了解孩子当前的经验水平,把最终要实现的目标通过难度分解,找到最适合幼儿的临近目标,通过创设情境或提出启发性的问题等方法对幼儿进行指导,从而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及经验。

幼儿园老师随笔3

近日读了《新课程教学问题与解决丛书》中的《备课新思维》一书,心中有很多感想,现想与大家同分享。备课无论在什么时代都很重要,撇开学生因素,一个教师一节课活动的成败就在于备课是否成功。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各领域的要求更是越来越高。教师在备课时,必须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按照新课程的要求,帮助幼儿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明确和协调的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在教学过程中,全面体现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并常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等等。对于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应认真参加,吸取各项经验,丰富自己理论知识。

在新课程理念中提出: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要注意在思想上全面把握改革思路,在实践中全面贯彻改革精神,让每位学生都有其“个性”发展,每个人的优点各有不同,应针对每位幼儿的性格特点,年龄特征来因材施教。这些都是我们在备课时必须要考虑的,只有这样考虑幼儿才会得到更好的发展。比如说:大班的语言活动看图讲述《一只袜子》,这是一节看图讲述活动,针对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活动中我们要求孩子能够完整地讲述故事的.内容,并注意到细节部分,这也是考虑到大班幼儿要重点培养他们细致的观察,能连贯的表达自己所看的图片等。因每个幼儿的能力各有差异,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幼儿希望他不仅能用连贯的语言讲述故事,还需丰富故事的内容,说出好听的词语。这部分的幼儿我们在备课时就要用鼓励的语言去让她们自己发现图书细小的部分,给予较少的指导语;而表达能力较弱的幼儿则需要她能够连贯的说出故事内容即可。备课时老师要给予多点指导语言。

其次在教学目标上也应体现“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知识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相互渗透,从而促进学校教育中心的转移,使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到日常的教育过程中。课程标准关注幼儿的兴趣与经验 ……此处隐藏5369个字……,学着卡通熊猫的表情。等所有的孩子都入厕完毕后,他依然在厕所里摆弄小贴纸。户外活动时情况更糟,他又将小贴纸贴在了额头上,模仿着卡通熊猫的样子和同伴打闹。针对平平的情况我和孩子们说了一下,并告诉他们小贴纸是奖励给有进步,表现好的孩子。如果有孩子拿到奖品后表现不再那么好,老师就有权利把他的小贴纸收回来。这个时候平平乖乖的收起了小贴纸。从上面这件事看来,小贴纸的作用还是非常大的,但在运用小贴纸的时候要进行合理利用,奖励时要和孩子们讲清楚为什么奖励贴纸,奖到贴纸过后该怎么做,不要让贴纸影响到孩子的其他活动。

小贴纸的`作用还是非常大的,不只是上课的时候可以发挥大作用,在孩子游戏、进餐、午睡时都可以发挥大作用。我们班的孩子自从升入大班后变得更加调皮了,特别是午睡时,有好几个孩子午睡时都不爱睡觉,在床上翻来翻去,就是老师坐在他旁边盯着也作用不大。因此,对于那几个孩子当他们开始睡觉时,我会悄悄的跟他说:“皓皓今天你睡着了老师将小贴纸给你好吗?”“熹熹今天你睡着了老师将小贴纸给你好吗?”“斌斌今天你睡着了老师将小贴纸给你好吗?”“鑫鑫今天你睡着了老师将小贴纸给你好吗?”结果这些孩子都睡着了,我也说话算话,给他们每人贴了一个漂亮的小贴纸,孩子们们可高兴了。我悄悄的对他们说:“如果你们每天睡着,今后还有更大的奖励哦!”从此以后,这些孩子午睡的表现都有所好转。

合理运用贴纸作用大,不要小看这些贴纸哦!当然,老师对孩子的引导是很重要的,贴贴纸只是一个辅助的方法,孩子开心、进步、快乐成长才是最重要的。

幼儿园老师随笔13

“小猫喵喵叫,小狗汪汪叫,小兔蹦蹦跳。”在一次小班音乐游戏的教学过程中,游戏情节发展到高潮的时候,幼儿的情绪也发展到了高潮,在我缺乏指导游戏方法的状况下,逼迫性的让幼儿安静了下来,在游戏即将结束时幼儿却不遵守游戏规则,在我的指导下也没有起色,我没有根据情节发展的需要来指导游戏,使幼儿对自我失去信心和对游戏的兴趣。幼儿是游戏的主人,游戏是让幼儿获得愉悦的一种活动。幼儿在游戏时离不开老师的指导,又不能成为成人愿望的执行者,那么咱们就应怎样去指导幼儿才能充分发挥游戏的作用,去展示游戏自我的舞台呢?

1、咱们共同认为对于不一样年龄特征的幼儿要用不一样的方法来指导游戏。如:小班的幼儿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个性钟爱模仿周围的人和事,因此幼儿在游戏时咱们要时刻注意观察幼儿,当孩子对新的玩具不感兴趣、不会玩、不钟爱玩游戏时,咱们就用孩子不感兴趣的玩具玩游戏,这样就会引起孩子模仿的兴趣,对幼儿起了暗示性指导的作用。

2、中、大班幼儿,咱们能够作为一个参与者、发问者、倾听者解决问题的帮忙者的身份去指导幼儿游戏。如果幼儿在游戏中需要教师参与,咱们扮演一个主角参与幼儿游戏中,透过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起到指导幼儿游戏的作用。在游戏的过程中为幼儿带给一段时刻让幼儿把游戏中的过程体验、有创意的想法及做法等讲出来,透过幼儿之间的讨论,引导幼儿以他们自我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分享经验。我认为不一样游戏主题的指导方法是不一样的,咱们要根据每一种游戏特点及幼儿需要指导游戏。

3、游戏是幼儿的`自主性活动,是幼儿的需要,而不是成人强加的逼迫性的活动。咱们就应让幼儿自我确定想玩什么、怎样样玩、和谁一齐玩、在什么地方玩等等,幼儿是游戏的主人。平时指导幼儿游戏时,就需要咱们用心去了解幼儿的想法,不好把知识和答案告诉幼儿,不好轻易地打断幼儿的游戏,在游戏中幼儿有权决定一切,如:游戏的玩具、材料要以幼儿需要兴趣为出发点;要让幼儿自我的方式解决游戏中出现的矛盾和纠纷;让幼儿愿意自觉遵守游戏中的规则。因此,要让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让幼儿主动控制游戏,自主决定游戏的方法。这是咱们教师指导幼儿游戏的关键所在。

幼儿园老师随笔14

有的时候,我们明知道孩子不喜欢听到批评,但就是忍不住想要批评她。批评过后,自己又会后悔,其实真不如最开始,就用对教育方法!祺祺是个能说会道的小女孩。活动中经常能看见她高举的小手;课间能主动和老师聊天,找小朋友游戏;在“娃娃家”游戏中,我会请她和我一起表演,而她也能有模有样的做“妈妈”,招呼客人;平时更是我们的小助手,经常帮我们“跑腿”。我会经常表扬她“你真棒”,也会鼓励其他孩子向她学习,可是每当中午睡觉的时候,她总是一直不肯睡觉,我在旁边陪她也不肯睡,有天(周五)我对她说,眼睛不要动一会就可以睡着的,她却说:我的眼睛本来就这样的,想想真是又气又笑,终于在被我说了几次之后,她忍不住哭了。隔了2天(下周一)早上进来的时候还哭,我问她怎么了,她边哭边说,因为老师上次说我。然后我和她讲道理,问她为什么说她,她自己也知道什么原因,但是就是想想就难受。周二的早上她和姑姑一起进来,当时以为有什么事情,结果还是因为午睡的事情,她跟姑姑说以后不叫李老师了,听得我真是又气又笑。当时我还想,怎么这个孩子的记性这么好,这么“记仇”呢!其实她自己知道我为什么要说她,。

面对这种情况我反思了下:平时总觉得祺祺能说会道,上课经常举手,就会常常表扬她;在游戏活动中,也经常请她给大家做示范,应该说她锻炼的`机会,得到表扬的机会比较多。或许就是教师过分的表扬,让她觉得只能受到表扬被批评了就心里不舒服。在与祺祺家长交流中发现她是个自尊心很强的孩子,她自己知道老师为什么会批评她,但是就是觉得委屈难受。后来我就与她单独交流,和她说为什么要睡觉,等到起床后才有力气学本领,玩游戏,她听着听着又哭了,我边给她擦眼泪边抱着和她说话,后来祺祺终于可以乖乖的睡觉,刚开始几天还是要提醒下,陪她一会,但是慢慢的她可以自己一个人睡觉了。

我觉得只要方法用的好,孩子肯定会有进步的!当孩子觉得你是好的,她就会信任你,相信你。

幼儿园老师随笔15

我班有个小朋友叫易易,他在吃点心时总会引起大家的注意,吸人眼球。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每天早上吃饼干时,虽然饼干大小没区别,但饼干的花形有不同,有带星星的,有的带花边的,有的饼干身上带各种形状的图案等等。一开始吃饼干,幼儿们就纷纷选自己一见钟情的那个。可毕竟拿到的有先有后呀!我们的易宝宝有时就对自己的饼干不满意。总会哭闹不停。为此,我经常走到他身边对他说:“图不同,但味道是一样的,一样吃。而且,以后会再吃到同样的饼干,你也就吃到自己想要的那个了”可是,每一次都不了了之地平息了。他接受了饼干,当然也能看得出他很勉强。好像他很委屈,很无奈。可是我们还觉得这个孩子太挑剔了。

有时细细想想,这是孩子体现自我的表现,有自主意识。纲要指出,孩子的需要就是我们教育的需要,尊重孩子,培养幼儿的独立自主精神是我们的.任务。我们不能这样简单处理就了事。一次,他又这样,我问清楚后,又看了看饼干,对他说:“咦,这饼干圆圆的,像个太阳吗!瞧,他们几个人在吃太阳呢。(那几个吃圆形的,没有花边的饼干)易宝宝看看,脸色立刻变了样,马上拿上那个饼干,快快地吃了起来。吃早点结束后,易宝宝还跑到我跟前,兴奋地对我说:“老师,我吃太阳了,我不哭了。”

事后,我很受启发。这样的引导比说教强得多,效果也圆满。有些时候,我们真的需要变变。

《幼儿园老师随笔(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