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5-10-20 13:06:10
中班科学教案(优秀)

中班科学教案(优秀)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科学活动:

神气的解放军

活动目标:

1.认识解放军,知道解放军分海、陆、空三大兵种,能区分他们的服饰与武器。

2.知道解放军时刻保卫着祖国的领土、领海和领空,是解放军给我们带来了和平与安全。

3.懂得热爱、崇敬解放军,并学习解放军的勇敢精神,自觉克服生活、学习上的困难。

活动准备:

1、录像机、录有三军表演的录像带。

2、录音机、歌曲磁带《学做解放军》。

3、海陆空三军的`大图片各一套(含兵器)。代表性武器图片若干。

4、汉字卡片:海军、陆军、空军、海上、陆地、空中、领海、领土、领空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小朋友,你们喜欢解放军叔叔吗?你知道解放军叔叔是干什么的吗?

2、师幼共同小结:解放军在保卫着我们的祖国,让我们过着幸福和平的生活。

(二)通过录像,初步感知海、陆、空三军。

1.看录像:海陆空护旗的镜头(从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片头中剪辑而来)。

2.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三)认识海陆空三大兵种。

1、认识海军

(1)出示海军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海军的着装,并出示“海军”字卡。

(2)引导幼儿说说海军在什么地方作战,使用哪些武器。

(3)师小结:海军在海上作战,保卫着我们的领海。

2、以同样的方式认识空军和陆军。

3、比较海陆空三军的服饰和武器。

(四)巩固认识三军。

提供三军的衣服、帽子、武器的小图片,让幼儿按兵种分类。

(五)看录像,让幼儿了解其他兵种。

活动延伸:

播放国庆五十周年的阅兵式录像,让幼儿了解更多的兵种。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 对沉浮现象感兴趣,能迁移已有的沉浮经验,积累尝试让水中浮起来的东西沉下去,让沉下去的东西浮起来。

2、有良好的操作、收拾习惯。

活动准备:

水、抹布、盘子、一角硬币等。可供幼儿在水中操作的各种材料,如塑料、木质、泡沫等玩具。

活动过程:

一、 教师引导幼儿共同回忆已有经验。

教师:以前我们玩过水,发现东西放到水里会怎样?

二、 幼儿做实验“放入水里的硬币”

1、 教师出示硬币引发幼儿思考:这是什么?你们猜猜硬币放到水里会怎样?

2、 幼儿进行自由猜测,师幼共同统计全班猜测情况。

3、 幼儿实验操作。

4、 集体交流实验情况,并与猜测的情况进行对照。

三、 尝试“让沉下去的东西浮起来”。

1、 教师:怎样让刚才沉入水底的硬币浮到水面上?鼓励幼儿自由

探索尝试把沉下去的硬币浮起来的方法。(提醒幼儿注意保持服装的清洁,养成活动前先卷袖子,操作结束时将手甩干、擦净等良好的操作习惯)

2、 集体分享让硬币浮起来的各种方法:如把硬币放于木质的玩具上、塑料瓶内、泡沫板上、塑料的小碗和盘子内。

四、 尝试“怎样让浮起来的'东西沉下去。”

1、 教师提供两块同样的积木,鼓励幼儿想办法把这两块积木沉下去。

2、 集体分享让浮在水上的东西沉下去的各种方法,如往塑料瓶内装满水、在积木上用皮筋绑上石头、在塑料小碗内放一些螺丝钉。

五、教师及时表扬、肯定每位积极动脑筋的幼儿。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了解风和我们生活的关系;

了解风的形成,了解制造风的方法;

通过感觉感受风的存在。

活动准备

扇子、羽毛、吸管、肥皂泡、电风扇、风筝

活动过程

1、教师请小朋友摸一摸,抓一抓周围,看看能不能得到风。

2、请幼儿描述风。(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可以用眼睛看见风吹树叶、小旗;可以听见风的声音;可以感觉风吹在脸上凉凉的)

3、青青和果果来到广场放风筝,果果问青青,风是从哪来的?

4、果果对青青讲解风的产生:风是因为空气流动形成的。空气流动得慢,就是微风;空气流动得快,就是强风。

5、小朋友制造风。用扇子扇一下,产生了风;用口吹一吹,产生了风。风扇转动,感觉风扇周围有风。

6、了解风和我们的关系:风能发电,风能传播种子;风可以把湿衣服吹干。有时海上风力过大,就是台风,产生强降雨;有一种龙卷风,能把大树连根拔起,甚至吹毁建筑物,对人类产生危害。

活动延伸

到户外,吹泡泡,放风筝,进行体验风的活动。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知道芝麻开花结籽的特点,了解芝麻的不同品种。

2、了解“芝麻开花节节高”、“芝麻开门”的自然现象。

3、在探索活动中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枯芝麻桔干和绿芝麻秸秆若干。

活动过程:

1、幼儿每人一根绿芝麻秸秆。

找找芝麻宝宝的房子在哪里?

看看芝麻宝宝的房子是怎样排列的?(芝麻宝宝的房子是均匀的排列在秸秆上的。)

2、观察芝麻开花的图片,了解“芝麻开花节节高”。

芝麻宝宝的房子为什么会排成这样呢?它在形成房子之前是什么呢?(花)

看图片,芝麻开花时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开的呢?

芝麻开花有一种特别的现象,它是从下往上开的,每开一次花就向上生长一节,让后再开花,然后再长,再开,因此我们有一句俗语叫“芝麻开花节节高”,当芝麻的花谢了之后就在原来的地方长出了芝麻宝宝的房子。

3、每人一根枯芝麻桔干和绿芝麻秸秆,请幼儿观察。

两根芝麻宝宝的房子有什么不一样?试着剥一剥,哪个更好剥,为什么?

绿的芝麻表示它还没有成熟,它会牢牢地锁紧房门,将芝麻宝宝保护在自己的房子里,而当它成熟之后它会自动的打开房门,让芝麻宝宝看看外面的世界,俗话叫做“芝麻开门”。

所以我们在收获芝麻的时候要十分小心,不然芝麻宝宝都会从门缝里逃跑的。

4、拨开芝麻房子观察里面的芝麻。

请你拨开芝麻的房门,看看里面住的芝麻和别人的芝麻是不是一样。

你发现了什么?大胆的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芝麻有两个品种,一种叫黑芝麻,一种叫白芝麻,它们都有很高的营养价值,黑芝麻一般用来制作糕点,白芝麻一般用来制作芝麻油。

中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能识别常见动物的尾巴。

2、了解动物的尾巴对动物具有特殊的功用。

活动准备:动物图片;课件。

关键点:知道不同的动物尾巴的功用都不同。

活动过程:

一、提问,导入主题

1、提问:你知道哪些动物有尾巴?它们的尾巴有什么用?

2、小结:不同的动物尾巴的功用都不同。

二、出示图片,观察不同

1、出示动物图片,请幼儿在其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种动物,观察不同动物的尾巴分别长得什么样?

2、交流:你选的动物是什么?它的尾巴长得什么样?

3、小结:动物们的尾巴各式各样:有的长,有的短,有的粗,有的细,还有的像把伞呢!可真有趣呀!

三、播放课件,拓展经验

1、播放课件:小动物和我们玩捉迷藏游戏呢!让我们一起把它们找出来吧!

2、你是怎么找到的?

3、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尾巴的作用呢?

4、小结:动物世界可真奇妙!动物的尾巴不仅长得各式各样,而且还有不同的用途。有的动物尾巴能保持平衡,就像猎豹;有的动物尾巴能驱赶蚊虫,就像小马;有的动物尾巴能支撑身体,就像啄木鸟;还有的动物尾巴能使它前进,控制方向,就像金鱼等。

活动反思:

1、从课题选择上来说,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好奇心都特别强,加之他们又都非常喜欢动物,但通过了解我发现,孩子们对动物的某一身体部位,比如说“尾巴”的了解就比较少。我选择这一课题,就是为了满足幼儿对这方面的探究欲望。

2、从设计思路上来说,《纲要》指出,幼儿科学教育的首要任务是精心呵护和培植幼儿对周围事物、现象的好奇心。因此,在本节活动课的设计上,是以猜测、观察、描述、游戏为主体组织教学。作为教师,把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幼儿,做好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另外,在整个活动中,充分利用图片、多媒体手段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让幼儿从中知道各种动物尾巴的用途,同时克服活动难点——了解动物尾巴的不同作用。通过观察、描述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在游戏环节里,让幼儿在合作参与中,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提升幼儿热爱科学,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中班科学教案(优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