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5-10-20 15:15:10
大班科学教案优秀[9篇]

大班科学教案优秀[9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科学教案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大班下学期的孩子面临上小学,认识记录时间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通过与部分幼儿家长和小学老师的交谈了解到:很多幼儿进入小学后,遇到很多困难,其中就包括认识钟表这一环节,由于不认识钟表而耽误了上课时间。为了更好的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我特意设计了《有趣的钟表》 这一节课。

【活动目标】

1、通过猜谜语引出《有趣的钟表》、知道钟表上时针、分针的名称以及运转规律,从而使幼儿学会看整点、半点。

2、引导幼儿拨出幼儿园一天的生活作息时间。

3、培养幼儿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自制课件、录音磁带

2、数字头饰、动物头饰

3、大钟表一个、幼儿每人一个可拨动的小动物钟表模型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认识钟表:

1、幼儿听音乐做拍手游戏进入活动室。

2、用猜谜语形式导入活动,使幼儿了解钟表的名称,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谜面:“会说没有嘴,会走没有腿,它会告诉你: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谜底:钟表)

3、观察活动

通过观察活动认识时针、分针以及他们之间的不同,认识钟面上12个数字以及数字的排列位置。

提问:

(1)每只钟面上都有什么?(出示3只不同形状的钟表,幼儿找出钟面上都有两根针和1~12的数字)

(2)比比看,两根针什么地方不一样?(长短、粗细之分)它们的名称叫什么?(了解时针、分针的名称)

(3)钟面上的数字排列位置是怎样的?(认识典型的几个数字位置12 3 6 9)

二、认识整点:

1、放课件,让幼儿感受时针和分针的运转规律。

师演示:时针、分针都指到“12”上,然后将分针转一圈,又回到了“12”上。让幼儿注意这时时针有什么变化(时针走了一个大格,指到数字“1”上),提问幼儿是几点,这样反复演示几次。

总结:当分针指到数字“12“上,时针指到数字几上就是几点整。

2、出示小动物时钟模型,让幼儿自己拨出下列作息时间,并比一比谁拨得又对又快。

早上7:00起床 ; 中午12:00吃饭; 晚上8:00睡觉。

三、放歌曲《小时钟》:

教育幼儿珍惜时间,不能浪费时间。

四、认识半点:

1、放课件,让幼儿再次感受时针和分针的运转规律。

师演示:时针和分针都指到数字“12”上,然后将分针转半圈,指到数字“6”上,让幼儿观察时针有什么变化(走了半格,指到“12”和“1”中间)。提问幼儿是几点?反复演示几次。

总结:当分针指到数字“6”上,时针指到两个数的中间,时针前面的数字是几,就是几点半。

2、出示小动物钟模型,让幼儿拨出作息时间:

上午8:30上课; 下午3:30做游戏; 下午5:30放学

五、帮助幼儿理解钟表的功能,重点说明钟表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提问:小朋友,你们家里有钟表吗?你还在什么地方看见过钟表?为什么那么多的地方都要用到钟表呢?(启发幼儿结合生活经验或看图片来说出钟表的用途)

2、教师归纳:钟表和手表都是计时工具,它可以告诉人们,现在是什么时间了,应该干什么事情了;它可以帮助人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钟表是人类的好朋友。

小朋友认识了钟表,可以按时起床,按时上幼儿园。老师可以根据钟表上的时间按时上课,按时做游戏,按时让小朋友吃午饭,钟表的用处可大啦。

六、表演游戏:(结束)

小朋友戴头饰围成一圈,师说:“小钟表呀表盘圆,12个数字围一圈,分针长来时针短,分针带着时针转。小朋友们仔细看,现在时间是几点:8:00 ; 2:00 ; 9:30; 11:30游戏反复进行,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能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而以比赛的形式进行,又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竞争意识。活动中通过让幼儿做小主人,让幼儿有一种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发了幼儿展示自我的愿望,让幼儿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来。多样的活动形式,彻底打破了以往单一技能的训练,充分考虑到了幼儿的个别差异,有利于幼儿个性的发展和协作精神的培养。课件背景音乐的播放让幼儿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并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乐曲中钟表形象。

大班科学活动:小小桥梁设计师

综合活动:小小桥梁设计师

教学目标:

1、通过幼儿自己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培养幼儿有顺序、有耐性的良好观察习惯和敏锐的观察能力。

2、培养幼儿认识、探索生活中常见事物蕴含的科学原理的兴趣。

3、通过幼儿自己操作,培养幼儿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小神童电脑软件、桥梁展示图、纸、笔

教学过程:

一、以故事形式引起幼儿兴趣:

小熊家门前有一条小水沟,它正在那发愁不知怎么办才能过对岸,小朋友你们能帮助小熊想个办法吗?小熊的好朋友机灵猴也帮它想了个法子,我们一起听听是什么法子?和我们想的一样吗?

二、边看小神童软件边提问:

1、机灵猴和小熊来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一座什么桥?在古代人们用什么来建造桥梁的?小熊喜欢吗?为什么?

2、机灵猴和小熊又来到了哪一座桥?赵州桥是用什么来建造的?它的外形怎样?赵州桥和竹桥有什么区别?

3、它们来到了现代看见了什么桥?钢筋吊桥的用什么来建造的?钢筋吊桥在结构上有什么特别之处?钢筋吊桥起到什么作用呢?你们现在见过哪些钢筋吊桥?

4、看完了钢筋吊桥,它们又看了什么桥?现代立交桥建立在什么地方?它是用什么来建造的?它对交通起到什么作用?你们在哪些地方看到现代立交桥?

5、除了机灵猴介绍我们认识的古代竹桥、赵州桥和现代的钢筋吊桥、立交桥外,你们还见过哪些桥呢?

6、我们一起进入电脑看看一些用不同材料建造的、有不同用途的桥梁。

三、我们看了这么多桥梁,你们最喜欢哪一座桥?为什么?

四、小熊现在想到了要建造一座桥,我想请小朋友做一名小小桥梁设计师帮助小熊设计一座桥,好吗?

五、幼儿设计桥梁。

六、请个别幼儿向大家介绍他的设计作品,最后一起送给小熊。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此处隐藏3467个字……>

五、集中讨论交流。

1、教师:现在请小记者到前面来介绍一下,你采访的客人老师的手机有哪些本领。(幼儿介绍)

2、教师:通过采访,我们知道手机一般都有拍照、发短信、听音乐、摄像等本领,手机的作用可真大,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方便。手机还有更多的新本领等着我们去发明呢,相信我们小朋友肯定能做一个小发明家的。

大班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蜡烛的作用及用途。

2.观察蜡烛在不同材料上的凝固状态。

3.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蜡烛、打火机、纸、理石板

1.谜语导入——心细如线,胸怀大志,燃尽自己,照亮别人。让小朋友们猜出谜底是蜡烛。

2.出示蜡烛并且观察蜡烛,发现蜡烛遇冷水凝固的现象,观察蜡烛油在不同材料上的凝固状态。

3.讨论举出蜡的3种不同用途。

4.会制作两种不同的'蜡烛花,点燃蜡烛,让蜡烛油滴在水、纸、布、理石板上,发现它的变化。

5.激发幼儿大胆想象,并独立创作一幅蜡染画。

幼儿园教案活动延伸:

1.在家里与妈妈一起创作小蜡烛,找一个灌装的饮料桶,把蜡和蜡笔削入桶中;

2.加热并搅拌里面的蜡和蜡笔,使之熔化;

3.把熔化的蜡液倒入好看的容器中,放入棉线做烛芯;

4.冷却后好看的蜡烛就做成了。

科学乐园:

生活中蜡的妙用可真不少,如:小蜡笔、制作蜡像、防水密封,还能去除房间里的异味等作用。

大班科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 感受立交桥的形态,进一步了解立交桥的功能。

2、 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交流的乐趣。

3、 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4、 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儿童经验基础

都见过城市里的一些立交桥。

环境准备

城市里常见立交桥的图片若干。

重点难点:

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见解。

活动过程:

一、交流分享:我知道的立交桥。

小朋友,你见过立交桥吗?你看到的'立交桥是什么样子的?它像什么?你们分别是从立交桥的什么地方看的?有什么感觉?这些桥为什么叫“立交桥”呢?

二、欣赏漂亮的立交桥。

师带来了一些立交桥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说说你最喜欢那座立交桥,为什么?你最喜欢那座立交桥?有几层?有哪些你觉得特别的地方?这么多立交桥,你觉得哪些立交桥是从上面往下看到的?哪些是从下面往上看到的?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教师小结:

立交桥是现代城市道路交通的重要标志,它可以让汽车畅通无阻的通过一个个路口,不必在路口慢慢的等红绿灯,免去交叉路口拥堵的烦恼。现在很多交通要道和高速公路上都建起了多座立交桥,城市立交桥越多城市现代文化程度越高。

三、师幼讨论:立交桥的作用。

你觉得城市里有立交桥好吗?这是发生什么事了?你遇到过吗?为什么会堵车呢?在城市的什么地方需要立交桥?为什么?

附:儿歌《立交桥》

立交桥像彩虹,

高高架起在空中,

沟通东西和南北,

秩序井然顺序行,

嘉定交通展新容,

道路平坦又畅通。

四、作品介绍参观。

活动延伸:

1、区域活动时在学习同伴作品基础上再次创造。

2、引导幼儿在建筑区搭建各式立交桥。

活动反思

课前幼儿对各种立交桥已经有所认识,对立交桥也产生了比较高地兴趣,尤其是双重立交特别感兴趣,通过师幼讨论,我发现幼儿对立交桥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这一活动基本上较好的完成了预定目标。

大班科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有主动交流和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体验恐龙的有趣和成功的喜悦。

2、能运用有关恐龙的已有经验,按意愿绘画出不同动态和表情的恐龙形象。

3、能大胆的与人交往,有序的操作。

重点:1、2难点:2

环境材料:

绘画工具:白纸、水彩笔、油画棒

辅助材料:各种恐龙玩具、图书

组织形式:集体

活动情景

儿童活动状态

教师教育策略

反思

一、游戏活动——“我和恐龙交朋友”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不同的恐龙玩具玩耍。

1、幼儿仔细观察活动室中的各种恐龙玩具、图书。

2、幼儿自选恐龙玩具玩耍。

(1)部分幼儿缺少活动的目的性,随意成分大。

(2)个别幼儿对恐龙的外形特征感知较差,把握不准。

(3)部分幼儿联系恐龙的动态和表情想象不够丰富。

1、以与恐龙交朋友引起幼儿

活动的兴趣。

“今天,我们幼儿园里来了许多的恐龙朋友,你们想和它们交恐龙吗?”

2、引导幼儿通过大胆动手操作和模仿表演,感知不同恐龙的外形特点并大胆塑造恐龙的动态。

(1)告诉你的小伙伴,你喜欢的恐龙朋友的样子有什么特别?它有些什么本领?

(2)它能做些什么不同的动作和表情?表演给我们看看。

3、激发幼儿绘画创作的愿望。

“和这么多的恐龙交了朋友,你们想不想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你们的`恐龙朋友呢?用什么方法?”

活动情景

儿童活动状态

教师教育策略

反思

二、幼儿绘画活动。

1、幼儿按意愿确定绘画目标。

(1)部分幼儿画的恐龙形象不够鲜明,特征不突出,不同的动态、表情表现不充分。

(2)个别幼儿的绘画作品形象单一,与别人相同,缺乏创造性。

2、个别幼儿在操作时较无序,习惯较差。

1、鼓励幼儿大胆的、有目的的操作;观察幼儿参与活动时的情绪、兴趣、积极性的表现。

①你想画什么恐龙?请把它们不同的表情、动作和特点画出来。

2、对幼儿绘画的情况,给予不同层次的帮助和指导:

①外形上:体态、五官、颜色、随身的标记性物品……

②动态及表情变化上:站、跑、走、跳、滚、爬、哭、笑、生气、睡觉、做游戏……

③鼓励幼儿大胆的与同伴交流、相互帮助。

色彩:注意色彩的搭配。

布局:引导幼儿添加不同的地点和背景,丰富画面。

形象:引导鼓励幼儿与别人画不相同的或创造新的恐龙形象。

要求:保持场地和手、脸、衣服的干净,按顺序使用材料。

3、在活动过程中引导幼儿相互观察、交流、扩散不同绘画经验。关注活动中个别在原有水平上发展较显著的幼儿,给予积极的鼓励。

《大班科学教案优秀[9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