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教师的随笔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随笔吧?随笔是一种散文体裁,也可以是听课、读书时所作的记录。想看看大家都在写什么样的随笔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教师的随笔,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教师的随笔1早上,阿姨提来一袋子毛豆,交代说:“今天中午要吃毛豆,请你们帮忙剥一下。”这可乐坏了孩子们。洗手的洗手,卷袖的卷袖,拿盆的拿盆……一副大干一场的模样。
剥毛豆并非所有的孩子想得那么简单。瞧!当当不知道毛豆的开口在哪,举着毛豆一副不知所以然的样子;静静用力抠着毛豆,可怎么也不见剥开毛豆的外壳;雄雄卖力地拔着毛豆外壳上的“毛”,可仍然不见豆子的出现;萱萱不停地扭着毛豆,“咯哒”,外壳断了,大叫:“我看到豆豆了。”……
看着他们的举动,觉得可爱,内心却有一丝的心酸。现在的`家长,什么事都包干,剥夺了孩子应有的劳动权利。其实,孩子们非常乐意帮大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渴望着向大人证明“我长大了”!“我能行!”
“王老师妈妈,我们的毛豆快没有了。”我的思绪被涛涛的话拉了回来。“这么快?”我不敢相信。过去一看,涛涛剥毛豆的技术让我惊讶。“我教他们剥的。”他自豪地说。“涛涛教会了你们,你们愿意去教更多的小伙伴吗?”没等回答,他们各奔其他组,纷纷做起了小老师。
看着满满一盆的豆豆,孩子们不由自主地鼓起掌来。他们开心,可能是因为他们帮助厨房阿姨剥好了毛豆,可能是因为自己学会了怎么剥毛豆,可能……我也开心,是因为孩子们的开心。
幼儿教师的随笔2对于插班进来的孩子来说,离开了熟悉的幼儿园,熟悉的老师,熟悉的小朋友,来到一个又要重新熟悉的新环境,对于这时的他们来说难免会有一点小情绪。就如我班今年插班进来的小女孩郁家宁,可以说她是感情很丰富的`一个孩子,特别爱她的妈妈,记得那次上课,我让孩子们对着妈妈的照片说一声“妈妈,我爱你”,那时的她又一次哭了,我问她你为什么哭呀,她说:我想我妈妈了”。
一个多月来,妈妈每天送她来幼儿园她都舍不得妈妈离开,抱着妈妈不肯放手,觜里还不停的说:妈妈你早点来接我,妈妈你中午来看看我”。
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老师当然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关爱,为了让孩子尽快适应我们幼儿园的环境,熟悉老师,结识新的小伙伴,我选出几名性格活泼开朗,有较强活动能力的幼儿帮助接待她,多主动和她交流,和她一起玩,让她不会感到寂寞,感受到伙伴给与的快乐,而我也经常的抱抱她,和她说说快乐的事,让她感受到老师的爱。所以现在的她,早晨来虽然还是有点小情绪,但相比前一个月,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这让我们老师很欣慰,因为看到了她的进步,她的改变,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她一定会很快乐。
幼儿教师的随笔3幼儿教师随笔:争当“小老师”
孩子们来到幼儿园已经有四个月了,每天我们在一起游戏、唱歌、画画,他们已经逐步地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能按秩序喝水、小便,能排好队去上早操,能自己安静地吃饭,看到这么多的进步老师和家长都很欣慰。可是孩子们唱歌是我最头疼的事情了,上了这么多次的音乐课,他们唱歌还是没有节奏,有的孩子干脆不唱,而且还在和其他的孩子旁若无人的大声说话。怎么办呢?
这天又是音乐课,学习歌曲《这个冬天》,孩子们还和往常一样零零散散的跟随老师唱歌,欣赏完歌曲我提问:“歌曲里唱的冬天大家在吃什么?”“这个冬天。”孩子们大声的回答。这个回答真是让我哭笑不得,没有办法只好拿粘贴苹果来奖励他们。可是今天这个方法不管用,孩子们还是我行我素,该做什么还做什么。这时我听见王佳乐小朋友的声音特别好听,就对孩子们说:“今天老师要选一名小老师,来带小朋友一起唱歌,当然要想当小老师必须自己要先唱好。”于是我就请了王佳乐来当“小老师”带孩子们一起唱歌,别说还真管用,小朋友都争着来当“小老师”,这一次的音乐课孩子们比平时都认真,而且也学歌学的'特别快。
在日常的活动中我们会遇到许许多多这样的小问题,只要我们动脑筋想出好的点子,孩子们一定比我们想象的要好的很多。
幼儿教师的随笔4今天,我们去秋游,一大早,同学们在明媚的阳光下,穿着漂亮的衣服,兴高采烈地踏上了前往上海植物园的汽车。
一走进植物园,就见到了满眼的绿色与鲜艳的花朵,同时一阵阵浓郁的花香扑鼻而来,令人心旷神怡。那是正盛开着的`桂花,桂花树称不上高大,像一把把绿色的大伞,在郁郁葱葱的绿叶中点缀着或白色,或金黄色,或桔黄色的花朵,那就是桂花,桂花很小,但很团结,一簇簇的聚在一起,带给人们醉人的馨香。
在植物园中可以与桂花一比高下的还有菊花,菊花虽然没有浓郁而诱人的香味,但它那多彩的颜色绚丽多彩,以及那优雅的花型,让我们流连忘返。
下午,我们还去观看了杂技表演,叔叔阿姨们叠高椅、转圆盘,甩花绳……表演精彩极了!
快乐的时间总是过的那么快,我还意犹未尽,但秋游活动已经结束了,我带着恋恋不舍的心情回到学校,盼着明年春游快点到来。
幼儿教师的随笔5十足,见状,我趁机说“好呀,我们来比赛,看看谁的小手洗的又快又干净,而且没有把水溅到小朋友身上,看看谁是第一。”“小手准备好,预备开始”话音刚落,一场别开生面的洗手比赛就开始了,小宝贝们安静的站在水池旁边,先湿手,打肥皂,认真的搓着小手,没有了以往的吵吵闹闹,水花乱溅。不一会就听见:“老师我的手洗好了,我是第一名。”“老师,你输了,我先洗完了”“我是第一……”
吃过午饭后,孩子们还是念念不忘饭前的那场比赛,不停地问我:“老师,我们再来一场比赛好不好?”我高兴的冲他们点点头,心里不由得高兴,我知道,从今天开始我再也不用为孩子们洗手而发愁了,在不用站在他们身边唠唠叨叨的说个没完。
通过此事让我明白了,有时单纯的'说教对于孩子们来说并不一定适用,要投其所好,顺应他们的意愿,这比一百次的说教达到的效果要好的多。
幼儿教师的随笔6欢欢是个很聪明的孩子,我发现他的小手特别灵巧,他画的画特别有创意,做的手工作品即精致又漂亮,学习折纸一学就会,而且折得很好。可是这是个不爱运动的孩子,这很令我头疼。
爱玩、好动这是每个孩子的天性,玩玩具也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可是欢欢就没有这种天性。在幼儿园里,为了让孩子们多运动,我们为每个孩子准备了沙包、皮球、跳绳、呼啦圈、拉力球、高跷、皮筋等等。孩子们每天到园后,随手就会拿起自己喜欢的玩具来玩。可是我发现欢欢对这些玩具一点也不感兴趣,他总是站在院子里一动不动,从来不主动拿玩具玩。有时我把玩具放到他手里,不管我怎么启发引导,他站在那里始终不动。
我决定想个办法让他动起来。在活动室里,我设计了一个版面:争做户外活动小明星。我让孩子们比一比谁得到的红星多。第一天玩皮球,我让孩子们比赛,在5分钟内拍到10个就能得到一颗小红星。所有的孩子 ……此处隐藏7366个字……,跟着老师认真地练习。说真的,别说孩子,就连我们几位老师都觉得很累。但今天孩子们的出色表现,我顿时觉得很值得。
不过今天早上的时间真的很赶,好在家长们挺配合的,帮我们一起为孩子戴孩子手上的饰物及头饰。当我们准备出发时,为了不影响孩子们的情绪,家长们也很配合地马上离开。在这里我代表班上的老师们对家长们说声--谢谢!
当我们的队伍正浩浩荡荡地出发时,老天竟和我们开了个玩笑下起雨来了。好在我们才刚走到大门口,马上可以退回能遮挡雨的地方,不至于给雨淋到。回到教室,孩子们显然有些失望。为了不影响孩子们的情绪,我们老师就组织孩子一起唱我们之前学过的歌曲,我们的'歌声引来不少的家长的目光,还有一些不是我们班的家长也前来为我们照相。我们班的家长们更是大饱眼福,看到了孩子们这么精彩的表演。
好在雨下了不久就停了,要不然我们的亲子运动会就要改期了。运动员进场,我们班的小运动员们踏着整齐(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这样真的算是很整齐了)的步伐,高喊口号"小二小二,健康快乐"(健康快乐是我们老师和家长对孩子的祝愿),雄赳赳气昂昂地走进了赛场。我们的体操表演也非常的棒,平就连时不太喜欢做操的孩子今天也做得很认真,动作很到位。小二班的宝宝们,你们是最棒的!
接下来的是亲子游戏环节,家长和孩子都能遵守游戏规则,自觉排队。孩子们穿着家长的鞋子,走路时的可爱样子惹得家长们直乐。在拔河环节,由于不知哪个班的家长没有来拔河,我们小班级家长不够,我们班的爸爸们能自告奋勇地参与,他们的团队精神真的让我很感动。我们的家长妈妈们也不赖,无论自己有多累,都能陪孩子玩了一次又一次的游戏。孩子们,看爸爸妈妈们是多么的爱你们,你们一定要学会感恩喔!
最后,祝愿每个家庭都幸福美满!和谐安康!
幼儿教师的随笔12不良的习惯,不是说一时就能改正的,我软硬皆施,表扬和批评相结合,每天对他吹耳边风,睡午觉时,摸摸他的头,拍拍他的背,把他哄睡,孩子也会反思的,逐渐,他慢慢改掉了这些不良习惯。针对明明画画时的表现,我让能力较强的幼儿坐在他的身边,时常关心他,照顾他,还手把手的教他勾线,教他涂色。并与家长取得联系,在家多为孩子添置一些绘画工具,让他在家里涂涂画画,培养他的兴趣。针对孩子口齿不清、说话结结巴巴这一问题,我在平时注意与孩子多交谈,让他重复其他幼儿的回答,并时常找机会让他在集体面前讲述。另外,请家长平时用普通话与孩子交谈,让孩子在家多听故事,多接触语言环境,在每次的外出活动中,陪伴在他身边,引导他描述周围的景色、人们的活动,让他复述别人的话,渐渐地孩子的语言有了较大的进步。还有,午睡起床,让他自己穿衣,他每次都穿的`满头大汉,我用鼓励的眼光看着他,向他竖起大拇指,现在,穿衣服对他来说,已经很拿手了。
现在明明已有了可喜的进步。早上来园时很有礼貌地向老师问好;和小朋友能友好的相处;绘画时不但能根据老师的范画进行勾线,还能通过想象进行添画;有时还主动帮忙清洁教室、给小朋友讲故事……体会:
这些事例使我深深的体会到了,要做好幼教这份工作,有了爱心、耐心与细心才会有全身心的付出;有了全身心的付出才会有丰硕的收获。它告诉我们,面对每一位天真无邪的孩子,只要老师能无私地献出这份爱心去关心他们、去爱护他们,和孩子们成为最要好的朋友和玩伴。用真诚换取孩子们的信任,用爱心呵护他们的成长。就能从根本上改变一切,因为爱心能营造和谐,而和谐能创造出一切奇迹!
幼儿教师的随笔13大一班的音乐活动开始了,我正带领小朋友一齐学唱歌曲。这时,有两位小朋友趁大家唱歌时,在人群堆里你推我打。待这个活动单元结束后,我对他们的行为进行教育。“刚才小朋友在唱歌时你们为何打闹”“我们没有打闹。”他俩竟然不承认。我问全班小朋友有没有看到他俩打闹,大家都说看到了,并大声喊:“老师,罚他俩站到前面去!不给上音乐!不许吃饭!”等等。看他们的神情个个欢呼雀跃,异常兴奋。我不禁陷入了思考……
孩子为什么会有这种幸灾乐祸的心理我想这和教师的教育观、儿童观发生了偏差有关。由于教师平时在教育活动中有意或无意地有过这种批评幼儿的行为,如孩子打闹得出格时,教师有时会沉不住气,表现出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这就给孩子留下了印象。孩子有好模仿和喜欢顺应老师的心理,于是在发生同类现象时,孩子为了讨好老师就会说出这样的话。被指责的孩子在班里会觉得自卑,得不到尊重而心理压抑,从而不喜欢上幼儿园乃至影响孩子的个性健康发展。而指责别人的孩子,刚开始,并不懂得幸灾乐祸,但长期这样,也会发展成为一种习惯心理,成为一个自私、狭隘的人。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活动中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平时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到既尊重孩子,又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其次当孩子犯错时,要有正确的态度和艺术的'方式,耐心引导,悉心教育,如提醒孩子换位思考,和孩子共同分析犯错原因,从而提高孩子的评价潜力。问题看似出在孩子身上,其实还是要追溯到教师的教育,“从孩子的行为看教师的观念”这话很有道理。
幼儿教师的随笔14平时,我们班里的小朋友吃饭都特别香,他们经过了一个上午的活动后,中午都会开开心心的把自己小碗里的饭菜吃的干干净净,但是,上周我发现益豪总是吃不下饭,平时都情绪高涨,活泼的不得了,一到吃饭的点就眼泪汪汪的。这吃饭一下子变成了他的负担。经过与益豪爸爸的沟通得知益豪最近在家里也是吃不下饭,我想是不是因为身体不适进而影响消化,并提醒益豪爸爸带益豪去看看医生,或者吃点消食片帮助消化。
本想经过两天的休息益豪会好许多,没想到今天吃饭又成了益豪的负担。只见益豪用红红的眼睛望着我说:“王老师,我不想吃饭。”我说:“不吃饭怎么行呢,少吃一点吧”。这最普通的一句话在益豪听来像是千斤大石压在心头,最终眼泪像洪水冲破了闸门一涌而出。只要眼前有一碟饭菜在,他的心里就不踏实。朱老师发现这种情况,就把益豪叫到了后面,跟他说了很多不吃饭的坏处,可是益豪还是不愿意吃。最后,我和朱老师决定让益豪先冷静一下,等他的心情平复一些在慢慢的提吃饭的事。
大部分孩子都吃完饭准备出去玩了,我走到益豪身边说:“豪啊,我们吃点饭吧?你看小朋友都要吃光了,你的那份小朋友可要吃掉了。”
他什么也没说只是摇摇头。我接着说:“那会朱老师可说了,你不吃饭她要告诉你妈妈,妈妈晚上也不给你做饭吃了。饿肚子可是很难受的。来,我领着你一起吃点饭去。”听完,益豪虽然没说什么却愿意跟着我走。一开始,益豪还是有点排斥吃饭,我连忙说你先喝点绿豆汤吧,见益豪喝起来。我便说:“哎呀,你看益豪吃的多好了,没吃完的小朋友可要快点了,益豪吃的晚都快追上你们了。”一听到这话,孩子们都加快了吃饭的.节奏,原本边吃边玩的晨赫也快了起来。最后,益豪很高兴的吃完了午饭。
通过这件事情,我联想到最近看的《早期教育》一书中的一篇文章《面对挑食的孩子》,里面的一句话让我深有感触,书中是这么写到的“教师不仅是孩子的合作者、观察者,更加重要的是我们还是幼儿心灵的呵护着!有时,做一个善解人意的教师,比做一个无比威严的教师更具教育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