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师教学随笔

时间:2025-08-05 21:42:35
中班教师教学随笔(15篇)

中班教师教学随笔(15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许多人都写过随笔吧?随笔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具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那么,怎样才能写好随笔?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教师教学随笔,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班教师教学随笔1

情感在教育中的作用,集中体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中。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间的情感交流如同一道不可缺少“作料”。

一般来说,教师对学生的某些行为的赞美、感叹、一句体贴的话语等,都会对学生产生积极情绪的影响;而学生的这种情绪又可以作用于教师。从而产生情感作用,增强教师的积极情绪。

在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句话语、一种姿态,学生都能够心领神会,从中得到暗示,得到温暖和鼓励,而教师对学生的情感也能通过细致观察学生的异常表现。如,面部表情、语言表述、举止行为等,较好地判断学生的.情绪状态。

如果教师善于用静止的眼光看待学生,轻率地判断他们是“朽木不可雕也”。因而采取不闻不问、厌恶、挖苦、嘲讽甚至体罚的手段对待他们,就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或是对教师抱有成见痛恨老师,或是破罐子破摔。这样的师生关系,不仅显得紧张,而且相互对立的情绪也会日益恶化。

师生之间的情感在于不断交流,才能使心理距离越来越近,感情越来越融洽,才会达到感情共鸣,使感情不断地升华。

一个没有强烈的事业心,没有高尚的道德情感,没有工作积极性,没有对学生真挚的爱的教师,就很难了解学生的情感,就无法叩开学生的心扉,就难以启迪学生的智慧。

因此说,教育离不开情感,没有情感谈不上教育,更谈不上成功教育。

中班教师教学随笔2

今天上课时,果果的注意力一直不集中:一会儿玩指头,一会儿完扣子,最后干脆把扣子全解开了。开始时,我也没在意,可是解开又扣上,一连好几次都这样,我有点生气了,为了不影响其他孩子上课,下课再找他。

果果其实很聪明的,就是太调皮了,让其他老师也很头疼。等到下课了,他衣服上的扣子依然是开的.。我让他自己系上,他调皮的说:“我不会,老师你帮我系上吧。”我说:“老师也不会,怎么办?”他干脆就回答说:“要不就这样吧”。看来不对他采取点策略是不行了。我对其他小朋友说:“你看,果果的衣服的纽扣不系上难看吗?”其他小朋友都凑过来七嘴八舌的议论着:“不好看”,“出去游戏怕摘 自 小 精 灵 儿 童 资 讯 站很危险。”果果最怕丢面子了,他以最快的速度把扣子都扣上。

教育是一门艺术,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教育对象的年龄很小,对他们的教育方式要采取多种样式。

中班教师教学随笔3

金风送爽的九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同时对于我来说,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季节,因为20_年9月1日我光荣的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一转眼我在教师这个岗位工作了快一年了,在这一年里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痛并快乐着”,因为到了一个新的环境,处处都充满着陌生,身心都要受到洗礼,但是看到我可爱的学生又使我充满着愉悦。我慢慢的喜欢上了这种感觉,这里有我可爱的学生,有关心我的同事,对于学校领导和老师们对我的关心,我是深深的受到了感动,我真心的想对他们说:“谢谢你们了”。下面就是我工作以来的感受和心得体会。

首先,教育教学方面——认真备课,注重积累。

一是认真备课对教学十分重要。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课充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课效果就好。一开始每备一篇新课时,我最苦恼的就是如何寻找备课的思路。因为第一年教学,没有任何经验,那这一学期该怎么安排授课内容?成了我思考的问题。于是,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上,认真钻研教材和教法,对照自己定的单元进行学习要求,找出重点、难点,进而组织安排上课的思路。此外,在备课的过程中,除了准备课本上要求的内容外,还尽量多收集一些有趣的游戏作为补充,提高学生的上课的`兴趣。

二是重视课堂40分钟的教学实践。

辛苦的备课归根到底还是为上课作准备的。我非常重视课堂的40分钟,在教学的过程中尽量做到内容丰富充实,教态自然大方,语言生动活泼,并且每天都以愉悦、饱满的精神面貌面对学生,让学生感受到一种亲切舒适的氛围。在上课过程中,应留心注意学生的反应,及时变更教学的方法,注意加强和学生的交流,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是多听不同老师的课,多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

身教胜于言教,教师们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值得我认真用心学习和领会。听有经验的教师的课,我次次都有不同的领悟,都能收获到很多东西,经常有“听君一节课,胜思一整天”之感。

其次,学习上——活到老,学到老。

我认为,学习可以提高一个人的自身修养和业务水平,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不断的提高。要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学习教育方法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掌握本学科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增强科研意识和改革意识,积极参与教育实践,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现代社会是知识爆炸的年代,我们不能满足现状,而要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勇于在教学过程中实践。还有就是我们每周都要写读书笔记,这对我们提高自身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对于一个新教师,一定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快速的成长。在09年的11月份和寒假,教育局组织我们新教师进行集中培训,我十分感谢教育局和学校给我提供了这次的学习机会,通过这次教师理论培训,我对教师这个职业的内涵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使我受益匪浅。

最后,思想方面——积极进步,有责任心。

作为教师,责任心是工作成败的关键,也是良好师德的具体体现。没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是干不好工作的,所以时刻要用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来约束、鞭策自己,紧记自己是教师的身份,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热爱和关心学生。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中班教师教学随笔4

我是一名幼儿园教师,班里有一些小朋友问题不断地指出别人的问题,甚至笑话别人。如,“老师,江鹏画的小树是黄色的,一点都不好看。”“张珊珊好笨,连给娃娃喂饭都不会……”我觉得这么大的孩子,正是对别人的缺点很敏感的时候,如果不及时引导,很容易使孩子成为一个爱挑剔的人。于是,孩子们起床后,我问他们:“你们想不想听老师讲故事呀?”“想!”孩子们齐声回答。我便讲起了自己刚编的故事《挑毛病的小孔雀没朋友》。故事的大意是,有一只小孔雀全身长着亮亮的羽毛,可好看了,小朋友们都喜欢来找它玩,可它却总是喜欢挑别人的毛病。小乌鸦来了,它说:“你的声音真难听,一天到晚就会呱呱叫。”小乌鸦伤心地飞走了。

小百灵唱着歌来了,它却说:“光歌得好听有什么用,你长得上点都不漂亮。”小百灵的歌声停下来了……渐渐地,小伙伴都不来找小孔雀玩了。故 ……此处隐藏10173个字……胞胎姐妹,一个是“大大’一个是”小小”.她们聪明活泼,但是也很调皮。上学期“六一”儿童节都参加跳舞,可小小注意力不集中,老师教的时候她不听,所以老跟不上趟,为此没受我班两位老师批评,并告诉了她妈妈,她妈妈还把她痛打一顿。从此小小一段时间很消沉,不再有往日的自信。我发现她变化很大,班上有些活动也不积极参加了,像变了一个人。看到这种情况后我深深自责,于是我有意无意地主动和她交流、套近乎。不是夸她衣服好看就是说她长得好漂亮,方正就是找一切机会找一些话赞美她,并建议其他老师也这样做……总之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让她恢复了自信,她终于变回原来活泼的“小小”了。

这件事情对我触动很大,我深深感到作为一名教师一言一行对孩子有多重要。我曾看到过这样一则寓言:寒风和太阳比赛,看谁能让行人脱掉外衣。寒风使出浑身的力气,拼命地吹啊吹,可是风越大,天气越冷,行人就把衣裳裹得越紧;轮到太阳,它不慌不忙地播撒阳光,暖洋洋地照着行人,行人感到热了,于是脱掉了外衣……我们的教育何尝不是这样呢,严厉换来的可能是敬而远之,苛刻换来的可能是冷漠敌视,只有重视情感交流的教育才会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

开学至今,我一直试着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发勺子、分碗、发图书、搬凳子等等。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他们做一个爱劳动的好孩子。我总是让能力强、善表达、聪明伶俐的孩子做事,而很少请调皮的和默默无语的孩子做。这一次,我依旧请表现好的小朋友发碗,忽然,看到性格内向的王雨涵轻声对我说:“强老师,我也想发勺子。”我看了她一眼说:“每次吃饭最慢,上课从不举手,老师只让表现好的孩子去发了。生硬的口吻,严肃的眼神,使王雨涵那纯净的眼睛充满了畏惧,继而蒙上了一层薄薄的水雾。

吃饭时,王雨涵的神情,总在我脑海里出现,我感到自己错了。于是,我把王雨涵叫到身边,夸奖她是一个能干的女孩,以后一定请她发勺子,她点点头,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后来,王雨涵分了一个星期的勺子特兴奋,还把这件事告诉爸爸妈妈,还说自己长大了,会帮老师做事情了。我发现,她比以前大胆活泼多了,上课偶尔也会举手发言了。现在想起来,真切地体会到不应该拒绝孩子想表现自己的请求。特别是对那些不善言谈,看起来似乎是不够聪明的孩子,我应该让他们从心里感到老师是信任他们的,认为他们是有能力的,我还应该努力创造条件,给他们充分表现的机会。

每次带孩子到操场做操或者户外活动时我们班的孩子总喜欢抢占排头,喜欢插队。都想和我站一起走在队伍的前面带队。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站队抢排头的孩子们越来越多。

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满足孩子们的心愿,我想出了一个办法。站队前,我对孩子们说:“请把你们的小手伸出来”。孩子们高兴的伸出自己的小手,我走到他们身边,一一握一下他们的手,亲切地在他们的耳边说一句:“你的小手真干净”。或者说:“你的小手热乎乎的……”孩子们笑了,高兴的也在我耳边说一声:“你的手也热乎乎的。”或者说:“你的手和我妈妈的手一样大。”“我爸爸的手比你的大…….”随后脸上露出得意和满足的表情。我说:“站队吧!”话声刚落,孩子们个个忙着找位置,很快就站好了对,没有抢排头的了。先抢一阵,再站队的现象彻底地消失了。幼儿园教育应重视幼儿的个别差异,为每一个幼儿提供发挥潜能,并在已有水平上得到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和条件。

“一个好的教育家,应该是半个心理学家。”此时,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认识。孩子们抢排头,主要是想站在老师身边和老师亲近,引起老师的注意,通过皮肤接触,感受老师对自己的关爱。老师主动给孩子们一些抚慰性言语和动作,是迅速缩短教师与孩子们的距离,亲近孩子们,满足他们愿望的好方法

中班教师教学随笔15

古人云:“举手之劳,何足挂齿。”意思就是说,这件事很小,没有多大的功劳,不必挂在嘴上。可这举手之劳,究竟有多小呢?在三毛小学听课的过程中,我就碰到了这样的一件小事,而正是这件小事却让我感动至深。

当我们走进三毛小学五楼多媒体教室时,已经有好多早到的老师坐在座位上低声交谈着,交流着各自的信息,一股浓浓的学习氛围扑面而来,而教室里那一排排摆放整齐的课桌椅更让人赏心悦目(椅子插进课桌下面的空间里),便怀着一份期待坐到了靠窗的位置上……

不一会儿,二年级的学生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教室,迅速地找到各自的座位坐了下来,一切都显得那样井然有序。在周老师热情的引导下,师生们一起演绎着《雷雨》的精彩,感悟着“雷雨前”的闷热、不同寻常,在聆听中收获,在朗读中体验,在思维的碰撞中擦出智慧的火花。当课一结束,就在学生们忙着整理学习用品准备离开的时候,周老师轻声提醒着:“想想看,你来的时候椅子是怎么放的?”几乎所有的学生同时做出了相同的动作——把自己坐过的椅子插进了课桌里面,然后带着学习用品排好队出去了。没有学生对此有异议,也没有学生需要别人的再次提醒,更没有学生大声喧哗,似乎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给我的感觉就是训练有素。看着依然整整齐齐的教室,简直让人感觉不到这里曾经有学生来上过课。这是一件小事,可从这件小事中又说明了什么呢?

接下来是三年级的课,上课的老师来自实验小学,我在想着她会不会也提醒学生要让课桌椅保持原样呢?但学生们的做法让我再次涌起了对他们的敬意。当学生即将离开时,并没有老师的提醒,可他们却一个个主动地把椅子插进课桌下面。有一个女生可能是一时忘记了吧,当她已经走过一个座位时才猛然醒悟过来,于是迅速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轻轻地把椅子放好后才满意地离开。如果说二年级的学生还需要提醒的话,那么到了三年级,学生显然已经养成了这样的好习惯,这需要怎样的持之以恒呀?

离开时把自己坐过的椅子恢复原样,这真的只是举手之劳的`小事,可就是这些不需要我们花很多精力就能做好的小事,我们的学生又有多少人愿意去做呢?

作为教师,我平时也总是这样对学生说:如果看见地上的垃圾,你可以弯弯腰,把垃圾捡起来扔进垃圾桶;如果看见有小同学摔倒了,你可以主动把他扶起来,安慰他;如果看见风把窗帘吹散了,你可以把窗关好或者把窗帘重新整理好;如果看见教室里的课桌歪了,你可以把它们排得整整齐齐;如果看见有人的红领巾掉下来了,你可以出声提醒他或者捡起来帮他戴好;如果看见扫把倒地了,你可以把它“扶”起来,再让它靠墙“站”好;如果看见窗台脏了,你可以拿抹布把它们擦掉……这些事都是小事,却因为你做了,而使许多人解决了烦恼,这不是一件好事吗?三国时期刘备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勿以善小而不为。”善事虽小,却能让别人解决了许多烦恼,你又何乐而不为呢?可是,总有那么多人不怎么愿意去做,地上的垃圾可以视而不见;别人的困难可以置之不理;学校的财物可以随意处置……举手之劳,可又有多少人愿意“举手”呢?

如果说两位年轻漂亮的老师给这美丽的春天增加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的话,那么,学生们的举手之劳让这迷人的春天更具魅力,并焕发出无穷的活力。

生活中的小事,需要人去做;花园里的花,需要人去栽培;社会的安宁,需要人去维护;心灵中的枯地,需要我们怎样去浇灌呢?假如人人拥有如这些学生般的心灵,相信生活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中班教师教学随笔(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