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节演讲稿

时间:2025-09-12 19:33:22
记者节演讲稿

记者节演讲稿

演讲稿的格式由称谓、开场白、主干、结尾等几部分组成。在当下社会,演讲稿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演讲稿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记者节演讲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记者节演讲稿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我是20xx级新闻学专业的XXx。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记者,你们辛苦了》。

你们说,看到你们的时候,你们在报纸上;看不到你们的时候,你们在路上。你们说:承人之风骨,扬己之才情,透世之百态,著时之奇文。你们说:“做记者,一定要有责任意识和职业精神!”。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已然深深的刻进了你们心里、化入了你们的骨髓。正因为不敢忘、正因为不能忘,才把这句嘱托作为了生命中的真理与追求。在正道与正义间勇敢并坚决的发声,告诸世人,扶道义于正轨。因为严谨、因为担当,你们的话语便如钢石一般砸地有声、震人心脾!你们的目光如火如炬,照亮时间的暗沉。

曾几何时,为了揭穿“传销”害人的真相,你们去做卧底;为了揭露黑作坊的丑恶,你们乔装打扮;缉毒前线,你们和武警战士一样风餐露宿、昼伏夜出……为了群众的知情权,为了人民的切身利益,为了共和国健康的肌体不被腐蚀,你们拿起了手中的'笔和摄像机,以激情与执着为记者二字注入着更加丰富而深刻的内涵!有人把记者称为无冕之王!我觉得一点也不夸张。你们甘愿承受寂寞忍耐孤独,满怀着与时俱进的忠诚之心,保持着永远与大众同行的高尚灵魂;你们对话各色各样的人,珍视视野及思维里所遍及到的每一点和面,踩住时代步点,勤于纪录,善于表达;你们肩担神圣使命,秉承永恒天职。你们关注热点,思索现状,投身于美好社会的创建。

记者节演讲稿2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亲爱的朋友们:

大家晚上好!

我是××电视台的记者××,今天非常荣幸在第十一个记者节即将到来之际,代表十

佳优秀记者在此发言。首先请允许我在这里向所有记者同仁们表示祝福,同时向关心和支持我们广电事业的所有领导、各界朋友送上最诚挚的谢意,因为你们的鼓舞与鞭策是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因为喜欢博学的央视名嘴水均益,因为喜欢睿智的白岩松,喜欢犀利的意大利记者法拉奇,14岁那年,我立志要做像他们一样的记者20××年夏天,刚刚迈出大学校门的我,怀揣着当年的梦想,走进了××广电。这个选择,让远在长沙的父母始料不及,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女儿会在离他们千里之遥的××扎根,更不敢相信自己的女儿能一直在这个辛苦的岗位上执着的坚守。掐指一算,今天是我来xx的第490天,回想这四百多个日夜,一个女孩子,背井离乡没有朋友,语言不通,完全像没有归宿感的浮萍,随风飘零。幸运的是,在领导和

同事的关心帮助下,我慢慢地适应,并融入到记者这个行列,融入到这座城市。从第一次采访时因语言不通,与被采访者面面相觑的尴尬,到现在灵活自如的问答;从第一次稿件被要求重写时的羞愧到现在得心应手的写稿......这一路,布满了太多 的坎坷和荆刺,凝结了太多的辛酸和汗水。

我清楚的记得今年六月五号那个深夜,那晚我在做的xx义工特别节目。为了赶在第二天播出,我加班到凌晨2点。就在片子快要做完的时候,突然,电脑死机了可怕的是,节目没有保存,大家都明白,这就意味着前面所有的工作都白费了...... 眼看第二天的节目将受到影响,那一夜我对着空无一人的制作室失声痛哭——

人们常说记者就意味着与奔忙和汗水相伴,但我始终固执地认为记者这个职业是精彩的。因为你在读懂别人的时候,也在检阅和丰富自己,很多时候,你采访的对象,就是你奋进的动力。

今年夏天,在和陈主任,杨哥一起拍教育专题片的时候,小黄鑫悲惨的.家庭遭遇。张贤亮血气方刚的父亲张圣刚,面对儿子的学费没有着落的失声痛苦,张曼为母亲还是为自己前途苦苦纠结的辛酸,这些让我震撼。这期间我采访了一位从小丧父,家庭贫困的的优秀学子张少亮。今年他以618分的好成绩考上了武汉大学。有一天我意外的受到他一条短信,短信内容是这样的:xx,来武汉一个月了,大学生活很精彩,这些都应该感谢你。短短几句话,让我感到从未有过的满足。其实我应该感谢他们,是他们给了我无限的勇气和力量,是他们让我意识到作为一名记者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除了这些,还有不向死神低头白血病少女李怡晓,还有为弱势群体积极奔走的 xx义工......他们让我在奔忙的生活中感受生命的精彩。

很有幸,能成为××广电大家庭中的一员,生活在这个大家庭,让我倍感荣耀,广电前辈给我们新人做出了榜样,他们对电视的执着,对新闻工作的一丝不苟,为我们树立起了标杆,可以说在xx每寸土地,每个角落都留下了××广电人的汗水记者节优秀记者发言稿。

经济工作会议期间,精彩鲜明的新闻报道,深刻有力系列专题,吹响了xx快速发展的集结号。

特大洪灾中,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我们一线记者的身影,他们用形象的画面生动的文字奏响了xx众志成城,抗洪抢险的最强音。

创建省级卫生城市,我们记者穿梭在每个街头巷尾,每个基层单位,一个又一个的催人奋进创卫报道,一篇又一篇鞭辟入里的监督檄文,他们用青春的汗水和火热的激情浇注这个城市最美的一抹绿色。

今天是记者节,是个承载着记者职业光荣与梦想的节日,作为电视台记者,我和我的同仁无比自豪和骄傲,同时也感到的责任重大。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积极坚持正确导向,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创新思维,用我们的笔去描绘xx发展的美景,用我们

的镜头记录xx发展变化的每一刻;用我们的心去感受xx前进的脉搏。用行动向党和人民,向各级领导,向xx万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谢谢!

记者节演讲稿3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行:

大家好!我是来自xx日报的记者,今天非常高兴能和全市媒体的同行们相聚一堂。就在刚才,倾听了几位同行精彩的演讲,我为大家为新闻事业付出的努力和执着而感动;在我从事新闻工作的五年里,我一直思考,如何做一名新时代的优秀新闻工作者。在学生时代,记者是自由、个性、神气的代名词,在我从事采编工作,真正成为一名记者,在新闻采访的路上行走了五年后,我对记者这个职业有了切身的体验,我才发现,这个职业在她所有鲜亮的外表下,最真实的内涵,用一个最通俗的词来概括,就是“责任”。于是,我想起了一句话,记者是“社会的良心”。这句话也是我今天演讲的题目。

记者是一个很特殊的职业,是人民心中高尚的职业,在笔触下守望道义,在不断前行中彰显正义的力量。记者是社会的瞭望者,是时代的参与者。记者又是一个很平常的职业,与其他所有职业一样,做记者的过程就是一个做人的过程。但更重要的是,记者是社会的良心。 ……此处隐藏10492个字……>有句媒体广告语是这样说的:“看到我们的时候,我们在网络报纸上;看不到我们的时候,我们在路上。”这句话是对记者这一职业最好的注解,也是记者这一职业呈现给大众最直接的状态。

网络上这样调侃记者:早起晚睡的是记者和收破烂的;不能按时吃饭的是记者和要饭的;担惊受怕的是记者和犯案的;加班不补休的是记者和摆地摊的;说话不能错的是记者和主持节目的;事件发生后必须马上到现场的是记者和开救护车的……调侃总是不够给力,但选择了记者,就选择了辛苦,因为风餐露宿、终日奔波是我们的工作常态,加班加点、通宵达旦是我们的日常性工作。在大众眼中,记者意味着自由和风光;在家人眼中,记者意味着辛苦和忙碌;在同行眼中,记者意味着责任和奉献。在我的眼中,记者意味着理想的选择。

做一名记者,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有多少人能如此幸运,选择自己钟爱的职业。我有机会站在这个舞台上,就要更加珍惜这个机会。作为一名党报记者,几年来,我见证了自己的成长,也见证了xx的变化。尤其是去年以来,我们xx日报策划了一系列深度报道,作为报社的一员,我也参与其中,内心深感,选择了记者,不光是选择了辛苦,也是选择了骄傲和幸福。因为我们笔尖流淌出的是一段段感人的故事,我们镜头记录下的`是一张张喜悦的照片,这些都在向我们倾诉着时代的跨越发展给老百姓生活带来的改变。因为我们不光是一名新闻工作者,更是历史发展的观察者、记录者和守望者。

有人说,记者只是“记录的人”而已。的确,我们或拿着笔,或扛着笨重的相机,整日奔走,为的就是让所有人都知道自己视野范围所不能及的事件和世界。但是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和“耳目”,追寻理想、拷问真相、守望良知是新闻记者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因此,新闻记者,不应该是简单的记录者,还应是一个善于交流的访问者、反应敏捷的运动员、思想深邃的哲学家、敦厚善良的慈悲者、嫉恶如仇的侠客。愿这段话与每一位新闻人共勉。

记者节演讲稿14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

中国记者也有节”才知道11月8日是连半天假也不放的“记者节”。为此,国内云南26家媒体“宣誓承诺放弃‘灰暗新闻’”:“做负责任媒体,让新闻更加温暖、更加阳光、更加有力量”。这当然是个好的方向,媒体、记者,一向有“社会良心、无冕”等等的称号,他们若能更清楚的认清自身责任、勇于负起责任,而不是随波逐流和唯利是图,当然是社会与民众之福。

另一方面,记者节不仅需要强调责任,更需要强调权利而不仅仅是福利。我们至今还时常听到记者挨打、被防、被限制、被传唤、被诬告等等的新闻。在这样的新闻舆论环境下,如果记者的采访权、知情权、人身权利还得不到足够保障的话,又如何保证公众可能得到xx和阳光呢?

记者是观察者,报道者,也是记录者。每逢重大的事件,都有记者在场。此时,记者就成为见证者和记录者,扮演着古代史官的角色。

伍皓:“做负责任媒体”

做负责任媒体,首先是要对新闻负责;一定要对公众负责;归根结底是要对党和人民的事业负责;目的是为了重塑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建立在“负责任媒体”的`基础之上,我们才能在追求公开、透明、阳光、开放的道路上走得更好、更远。

记得《南方周末》上刊载过一篇文章,讲述新闻与历史的关系。文章认为,历史是古代的新闻,而新闻是当代的历史。这一番话,是值得反复引用的。我一直认为,记者应该学习历史,以加强对事件的整体把握,加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历史学家也应该关注时事,以便给材料注入生命。历史与现实,是可以相互对照的。

我们生活在历史之中。今天的时事,就是明天的历史。在中国,我们既不能够准确地报道时事,也不善于经常地回顾昨天发生的事情。我们既没有新闻,也没有历史。于是,我们沉溺在不断进步的幻觉之中,却走在老路上面。我们自以为不会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却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三次直至很多次。我们天天在觉悟,结果却是被新的石头再绊倒很多次。

因此,中国需要这样一些人,他们能够冷静地观察时事,把事件客观地报道出来,准确地记录下来。在重要的时刻,他们又能够把历史记录拿出来以供社会对照之用。当社会沉沦的时候,他们的是非标准不随着社会沉沦。当社会扭曲的时候,他们的记录不随着社会的改变而改变。当社会选择遗忘的时候,当社会在娱乐中醉生梦死的时候,他们应该记住那些有可能让自己,让权贵,让大众不快乐的事情。记者和学者,当然应该是肩负这种使命的人。

记者节演讲稿15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新闻人们:

大家晚上好!很荣幸能代表14级新闻班27个女汉子和9朵美丽的金花上台发言。14级,是起着承上启下作用的一级。前方有师兄师姐作为我们的榜样开拓光明道路,后方也有师弟师妹们与我们一起肩负着红树林编辑部蓬勃发展的重担。那么作为未来新闻人的我们,红树林编辑部就是一个很好的综合锻炼平台。

谈起红树林编辑部,在大一时就开始对他充满好奇,当看着红树林报纸编辑栏上师兄师姐的名字,顿时对师兄师姐充满崇敬感。加入红树林编辑部后,感受到了这个组织的温暖,熟悉的老师、同学们,让这一切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家。进入红树林编辑部后,真正接触到具体的工作时才明白当初红树林编辑部筹建的困难,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如果没有老师和师兄师姐们的辛苦付出,也就没有红树林编辑部的今天。现在,他们已经构建好大部分的框架。接下来,肩负起重任的就是我们了。在前人的努力下,我们将会继承并发展好红树林编辑部。

对于大学生活。在这里,我想对大一说一些建议:

1.好好学习大一的专业理论,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大学的全部尊严在于思想,一个经过独立思考而坚持错误观点的人比一个不假思索而接受正确观点的人更值得肯定。

2.积极参与校内外各种活动比赛,扩大自己的认知视野,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3.做好大学的规划。仕途,商界,学术。大致说来,每个人都注定要走上三条道路中的.某一条。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时候,不妨以此作为思考的出发点。根据不同的职业生涯规划来塑造各自的核心竞争力。只有知道自己以后要做什么,才能知道自己应该学什么。

4.如果你的全部学识与才华都能通过百度轻而易举地搜索出来,在人人都会上网的年代,你的价值就等于零。特别是如今已有写稿机器人,那么作为记者,如何才能竞争得过写稿机器人,这值得每个新闻人深思。

5.作为新闻人,大学期间一定要多去图书馆多去自习室。很多书你现在不读,一辈子就再也没有机会去读了。虽然不是每本书看了都一定有用,但是,因为你不知道究竟哪本书以后会有用,所以只好多看书,并且抛弃那些过于功利的想法。尽管每次网到鱼的不过是一个网眼,但要想捕到鱼,就必须要编织一张网。只有书看多了,才能成为一个杂家,而只有成为杂家之后,才能成为一名出色的新闻人。

最后,对于一名新闻人,对新闻理想的理解是什么?如何看待当下新闻人的新闻理想?我想以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以锦说得这样一句话来结束我的发言。"我所理解的新闻理想,是新闻人为推动社会进步而形成的社会责任的执著坚守,是对新闻事业不离不弃的满腔热情!"谢谢大家!

《记者节演讲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