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案优选(5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 篇1教学目标
1、能认识11个生字;能正确书写“平”字。
2、能在教师指导下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能读好问句。
3、通过学习课文内容,体会平平关心他人的美好心灵,初步建立一种心中有他人的社会公德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生字教学和朗读。教学难点:生字识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小朋友喜欢什么?(生回答:玩具小车,布娃娃,积木......)
同学们喜欢搭积木吗?你们会搭什么?指名说。
2、有位小朋友正在搭积木,你们瞧!齐读“搭积木”。
3、谁有好方法帮助大家记住这个“搭”?指名读。
4、这位小朋友就叫平平,出示“平平”。大家叫叫他,跟他打声招呼。
5、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齐读课题:平平搭积木。
二、游戏识字。
1、请小朋友打开书本找到108页,自己读读课文请出今天我要认识的生字宝宝。大家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招待他,再跟他打打招呼。(巡视指导读正确)
2、生字宝宝在大家的热情邀请下来到了我们面前,看!他们来了!出示生字。指名读(正音)、开小火车读。
3、咦!拼音助手都回家了,你还能认出我们的生字宝宝吗?谁认出来就能得到老师搭的房子。指名读
4、我们的生字宝宝也要回家了,快快拿出作业纸,一边叫着他的名字,一边把她送回家。
5、反馈,学生一边指着生字,一边叫他的名字。如果对了就说宝宝回家了,如果错了就说++宝宝没回家。
6、我们的生字宝宝都回家了,宝宝的妈妈请我向你们说声谢谢。“谢谢小朋友!”引导小朋友有礼貌的回应。
7、我们的宝宝在回家的途中还交了好多朋友,你们认识吗?自己读读。指名读。齐读。
三、精读课文第一、二、三段:
1、小朋友把房子送给了生字宝宝,平平也搭了四间房子呢,你们瞧!
2、快来问问平平为什么要搭四间房子?出示:“平平,平平,这些房子都给谁住?”
(1)自由读,读正确。
(2)指名读,重点指导读正确。
(3)指名读。(指导学生当不同的角色来读)你是奶奶,你来问一问。
3、听,平平是怎么回答的,课件出示平平的.声音:一间给……
(1)请小朋友们自己读一读,读正确。
(2)分句指导,把你读得最好的那一句读给大家听。(爷爷很爱看书。奶奶可喜欢平平了。爸爸妈妈多恩爱啊!)板帖头饰。
4、连起来读,老师来当奶奶,你们就是平平了。(同桌读)
四、精读第四、五段:
1、指着板贴说啊,平平的房子分完了,一家人都有了房子,该休息一下了吧?。
2、学生:还有一间呢?
3、“还有一间啊”,教师画一个大问号?谁来问一问呀?出示:“平平,平平,还有一间呢?”指导朗读。(你很想知道;你非常想知道;对,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啊?)
4、小朋友,你也有一间小房子,你想给谁住呢?(学生自由发挥)
5、平平是给谁住呢?请小朋友们找开书本第108页,把第十三课认认真真地读一读,你会找到答案的。
6、把你找到答案告诉大家,相机出示:“还有一间啊,给没有房子的人住。”点出“没有房子”
7、指导朗读。谁会读这句话?
指名读(“啊”要读得轻而短。你真有爱心。你是个好孩子。你很关心别人。你能为别人着想,真了不起。)
8、平平,搭呀搭呀,搭了很多很多的房子。出示:平平还要搭很多很多的房子,给大家住。指导朗读。(啊,平平搭了那么多房子。平平真热心。)这下子哪些人有房子住了?(爷爷、妈妈、姐姐、奶奶……)
五、书写:
1、你喜欢平平吗?喜欢就亲亲热热地叫他一声吧!。
2、小朋友们这么喜欢平平,我们就来写一写他的名字吧!
3、范写。
4、学生书写。
语文教案 篇2一、教学目标。
1、理解恰当的比喻对说明事物特征的作用。
2、复习分类说明的方法。
3、进一步学习和巩固有关说明顺序的知识。
4、反复朗读课文,识记一些关于天气方面的谚语,增加生活常识。
二、教学重点。
1、阅读课文,理清文中云和天气的关系。
2、打比喻、分类别的说明方法。
三、教学难点。
1、比喻、拟人、排比、对比、引用等大量修辞方法的运用及作用。
2、课文的主体部分,即怎样看云识天气这部分,由于云层、光彩的种类繁多,变化复杂,学生一时难于分辨,所以这一部分也是本次教学的一个难点。
三、课时安排。
3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问大家一个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怎么了解一天当中的天气情况?(看天气预报)看天气预报的确是一种简便易行识别天气的方法。但如果我们在外地旅游,身边没有天气预报该怎么办啊?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看云识天气》。
这里的“看”是什么意思?(观察) “识”呢?(识别)连起来就是说通过观察云来识别天气。
(二)复习说明文知识。
这篇文章的体裁是什么?(说明文)那这是一篇什么说明文啊?(事理说明文)那在上这篇课文之前,我们来复习一下说明文的一些知识。
1、说明文:客观地说明事物、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目的是给读者以科学的知识、科学地认识事物的方法。
2、说明文的分类:
①从对象上: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
②从语言上:生动性说明文、平实性说明文。
3、说明文的三大要素:
①说明对象:介绍事物、阐明事理。
②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③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分类别、作比较、打比方、引用、下定义、作诠释、画图表、作描摹等。
(三)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标注各自然段的序号,划出疑难字词,并结合注释和字词典疏解。
(1)注音:
燚(yì) 峰峦(luán) 一霎(shà)间 点缀(zhuì) 绫纱(líng) 弥漫(mí)
月晕(yùn) 崩塌(bēng tā)
(2 ……此处隐藏2075个字……
2.老师配乐朗读霍金对记者说的一段话。
3.这段话也是一个字一个字地叩击着我们的心,哪个词或哪个地方最让你感动?
4.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动,并通过朗读来表达出来。
5.指名读、齐读这段心声。
六、拓展“霍金名言”
1.过渡:一个被称为“宇宙之王”的人,一位物理天才,却是一个身患绝症在轮椅上坐了40年的人。他以乐观顽强感动了大众。我们再通过他的名言来领会他的非凡吧!
2.出示名言,学生自读。
3.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七、回首“非凡之处”
是啊!在科学上,他不断求索,成为——物理天才;在生活上,他勇敢顽强,成为——生活强者。正如课文最后所说,他是一位——非凡的科学家,他就是——轮椅上的霍金。
八、表达“读书感触”
读了这篇课文,相信你对学习,对生活有了更深地感触,请把自己的认识以读后感的形式表达出来。
语文教案 篇4教学要求:
1、读懂例文(片断),从中领悟如何围绕中心选材。
2、迁移运用《明天,我们毕业》表情达意的方法完成作业。
3、通过,激发学生对老师、同学或学校里其他人的眷恋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借鉴例文和学过的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
2、通过具体事例,表达对学校老师、同学或学校里其他人的真情实感。
课前准备
写有讨论题的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两教时
教学过程
习作7第一、二教时总第95、96教时
一、谈话导人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明天,我们毕业》这课文,作者通过对一幕幕往事的回忆,真切地表达了自己对母校、对老师、对同学的眷恋之情。我们都被那纯真的情感所打动,同时也勾起我们对往事的回忆。再过一个月,我们也即将毕业,也要告别母校,告别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也一定有许多心里话要对老师和同学说。今天,我们就来写一话别的。
板书课题:话别--写给......
二、引导审题
1、看到文题,你先想一下,你的心里话要对谁说。
2、把题目补充完整。
3、认真思考一下,你为什么要把心里话写给这个人。
4、讨论:这就是说文章要有个明确的'中心。此外,要注意是“话别”,所以要表达出真情实感。
三、学习例文
1、怎样把你的意思表达出来,又要有真情实感呢?我们光看文章的片断,这是吴小亮写给传达室沈伯伯的,我们来看看他是怎样写的?
2、自读例文,思考下列问题:
(1)例文主要写了哪些事?
(2)从这几件事中,可以看出沈伯伯是个怎样的人?
(3)文章表达了作者对沈伯伯怎样的感情?
(4)联系例文和课文《明天,我们毕业》,思考:该用怎样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呢?
3、讨论交流自学情况。教师相机板书:
表达真情实感具体事例典型场景
4、教师:例文抓住沈伯伯为“我”送作业、打扫校园、迎送同学等具体事例,生动表现了他工作认真、关爱同学的优秀品质,表达了作者眷恋沈伯伯的真情实感。
四、指导选材
l、同学们己经想好了要写给谁了,请大家再再回顾一下:在6年的学习生活中这个人给你留下什么深刻印象?有具体的事例吗?你准备选择哪些事例来表达你的感情?
2、同桌讨论、交流。
3、指名说说你准备选择哪些事例或场景来表达你对这个人的眷恋之情。
4、集体评议,教师点拨。
五、完成习作
1、学生,教师个别辅导。
2、指名读习作,集体评议,指导修改。
3、誊写习作。
语文教案 篇5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尊严、逃难”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体会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从中感悟人物形象,懂得什么是尊严。
重点难点
体会什么是尊严,学习通过描写人物外貌、动作的语言,表现人物的品质。
教学准备
1、动画课件《尊严》;
2、收集有关做人方面的人生格言,了解哈默的生平。
教学时间
2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古人有饿死不吃嗟来之食的名言,讲做人要有尊严。今天老师介绍给大家的是一位外国的年轻人,他的行为和做法,会给我们许多新的启示。
二、学生自读、听读课文:
1、自学生字新词。
2、播放动画课件《尊严》的课文范读部分。
3、质疑问难。
4、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和理解。
这一环节可利用课件《尊严》字词部分辅助教学
2、师生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4、指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短文主要写了一个逃难的年轻人,在饥肠辘辘的情况下,没有接受人们送给他的食物,而是执意用自己的劳动,换取了食物,赢得了做人的尊严。)
五、课堂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概括地写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一、深入朗读,品味词句。
1、要求学生边读书,边画出:
描写小伙子神态的句子: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
描写小伙子动作的句子: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年轻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描写小伙子语言的句子: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2、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这些句子,从内容上体会思想。
3、从描述中看,这个年轻人是怎样的人?他是怎样想的?
二、点播,揭示中心
1、讨论:年轻人的表现令人钦佩,更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2、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提问:这个年轻人是谁?是什么使他从一无所有,到拥有一笔使所有美国人羡慕的.财富呢?
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诚实的劳动和做人的品质是多么重要。它能成就人的一生。
三、结合自身实际,谈感受
鼓励学生从小就要有自尊心,无论什么时候都要靠自己的诚实劳动来获取自己想得到的东西。
四、指导学生带感情朗读课文
1、自由读。
2、指名读。
3、分角色读。
五、布置作业
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可以出示有关“尊严”和做人方面的格言。可提示学生从“什么是尊严”和“尊严的意义”以及如何做人方面去想,然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