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5-09-01 00:12:09
【精华】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合集5篇

【精华】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合集5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拍手游戏。

分别出示实物卡片1—5,请幼儿观察卡片,说说:图上有谁?有多少?带领幼儿看图片进行拍手、跺脚、拍腿等动作,要求幼儿与同伴一起整齐地拍手。

给图片排队。

先请个别幼儿上来给图片排队,然后大家讨论:他市怎样给图片排队的?你有什么和他不一样的好方法?启发幼儿按从小到大、从大到小的排序方法,给图排尿排队。最后说说:比5少的图片有哪些?

按从上到夏的顺序给1—5的点卡排队。

在磁性板上,出示5的点卡,组织幼儿讨论:卡片上有几个圆点?比5少的点卡有哪些?想一想:怎样把这几张比5少的点卡有序地排在它下面呢?

请个别幼儿上来按从上到下的顺序给点卡排队。最后,大家说说:点卡从上往下是怎样排列的?(它们是按5、4、3、2、1的顺序进行排列的)比5少的点有几个?

2、操作活动。

1)、观察马路上的车辆和数目,比较汽车和树木的数量,请你给多的一组打√

2)、观察马路上的行人和车辆,比一比行人和车辆哪个多,哪个少,请你给多的`一组打√。

3)、看图说说:图上有什么?请你给少的一组涂上颜色。

活动目标:

1、能正确地比较5以内的数量。

2、尝试从小到大、从大到小的规律配列1—5的点卡。

3、安静有序地进行活动。

活动准备:

1、教具:实物卡片和点卡数量分别1—5。

2、学具:操作材料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学习按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分类,并能说明分类标准。

2.发展初步的概括能力。

二、重点与难点分类后说明分类标准

三、材料及环境创设

1.各种结构玩具一,如雪花片、大小串连……

2.分类盒、标记卡。

四、设计思路对幼儿来说分类运算的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求同,即把有共同属性的物体挑出来,如在一堆积木中桃出所有红色积木。

第二个层次是分类一,分类是将一组物体分成各有共同属性的几组,如将一堆积木按颜色分为红、黄、绿三组。

求同是分类的基础,因为求同时标准是现成的,而分类时要幼儿自己产生标准。两种活动对幼儿概括能力的要求不同,所以设计时应先让幼儿进行求同活动,提高他们掌握标准的能力,为产生标准作准备。分类后说明分类标准是中班幼儿进行分类活动的难点、幼儿还没有达到能用语言描述某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的水平,或者是他们还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出分类时头脑中显现的标准,因此设计时可以先让幼儿分类后选择标记卡来表示分类标准,然后逐步过渡到用语言描述。

五、活动流程操作探索—求同,分类—分组讨论—说出标准,转换标准—巩固操作

1.通过操作探索让幼儿积累有关物体共同特征的感性经验。说明操作探索阶段教师要为幼儿提供不同层次的求同、分类材料,每一层次要提供多种材料,便于幼儿通过反复操作达到对各种材料共同特征的`抽象。例如:分类的材料,其“不同层次”,可体现在有实物分类,有图形分类,也有数量分类。也可以有按物体的一种特征分类(大小),有按物件的两种特征分类(大小、颜色),还有按物体的三种特征分类(大小、颜色、形状)。

2.通过分组讨论提高幼儿抽象分类标准的能力。说明分组讨论可按两种水平设计,能力中下的幼儿着重说出标准的讨论。能力中上者重点故在转换标准的讨论。

3.巩固操作时要提供新材料,提高幼儿操作的兴趣。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 巩固幼儿手口一致点数并能说出总数的能力.

2. 引导幼儿按量匹配,进一步感知5以内的数量 .

3. 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体验数学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磁性教具(1只熊猫、两只鸡、3头猪、4只猫、5只兔)1——5的点卡;春天背景图一幅。

2、学具(圆点卡人手一套,每张桌上动物数群若干。)

活动过程:

一、设置情景,激发兴趣。

春天到了,阳光明媚,百花争艳,绿油油的草地上有谁在玩呢?(出示小动物)。

二.巩固幼儿手口一致点数并说出总数的能力。

1.引导幼儿按物规类。

每种动物来了多少呢?怎样才能让人一看就知道呢?(将相同的`的动物放在一起)。

2 、请幼儿看动物数量举相应的圆点。

三、引导幼儿按量匹配,进一步感知5以内的数量。

小动物玩的可高兴了,它们还要唱歌跳舞呢?我们也和小动物一起跳舞吧!

1、边唱歌边表演。

2、听数量做动作(如:小兔跳两次、小熊走4步、大肥猪3步、小鸡叫5声)。

3、看圆点做动作。(看娃娃身上的圆点做动作)(如:扭扭身子、踢踢腿、点点头)

4、看动物群送相应数量的食物。(如:摘苹果、抱西瓜、捉虫子等)

四、幼儿操作:

天黑了,小动物们要回家了,我们该如何让它排队回家呢?

1、个别操作,引导幼儿按多少顺序给小动物排队,感知数序。

2、看屋顶的圆点数送小动物回家,并引导幼儿说几只什么小动物我送你回家吧。

五、收拾用具,结束本次活动。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区分男生和女生性别的不同。

2、能初步比较大小。

3、能依照性别与大小的线索,判断出不同的对应关系。

活动重点

先让幼儿描述自己身上的穿着,并观察女孩、男孩穿戴的不同特征,培养初步分类、推理的能力,并能依大小的比较,做出合理的对应关系。

活动准备

1、大人与小孩的衣物数件。

2、男生与女生的衣物数件。

活动过程

(一)教师提问:大家看看老师,今天穿了什么衣服?教师引导幼儿注意教师身上的穿着,并加以说明。

(二)教师提问:你今天身上穿了什么衣服?幼儿轮流说明自己身上的穿着。

(三)教师挑选班上一位穿裤子的男生,与一位穿裙子的女生一起到台上,请幼儿观察并说说男生与女生穿着的不同。

(四)教师拿出已准备好的大人和小孩的衣物,选出一件后提问:这是大人的衣服还是小朋友的呢?接着和幼儿进行讨论:

1、大人和小朋友的穿着有什么不同?

2、谁的衣服比较大?谁的.比较小?

3、拿出两件衣服实际比比看,哪一件比较大?

(五)教师继续将准备好的衣物,轮流展示并讨论:哪一件衣服是大人穿的?哪一件是男生穿的?哪一件是女生穿的?

(六)再请刚才上台的两位幼儿分别站在两边,请其他幼儿上台拿取一件衣物,做性别与大小的判断练习,将适合的衣物分别放到台上两位幼儿的手中。

(七)教师请幼儿拿出幼儿用书,并提问:说说看,画面上琪琪和小威,谁是女生?谁是男生?谁的身体比较大?谁的身体比较小?请用图卡实际操作比比看,并想想看衣服、裤子、鞋子穿在哪里才是正确的。

(八)教师可在教室角落准备大小不同的玩偶及衣物,让幼儿多些操作机会,以熟悉将大小物品做分类并将衣物与玩偶做匹配。

(九)幼儿可将图卡重复操作后,直接粘贴在幼儿用书上。

小结:让幼儿能分辨大小,

并且通过操作图卡,学习将大小衣物与人物做匹配,并能观察判断出男女性别穿着上的不同。

活动评价:

幼儿能正确说出大和小。

幼儿能将衣物图卡依照大小与性别的不同,分别贴在相对应的人物图片上。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ABAB的排列规律。

2、尝试有规律的交替排序,培养幼儿的逻辑推理能力。

二、活动准备:

课件,红色、蓝色的花,小兔回家的路,展板,小兔头饰

三、活动过程:

(一)小兔搬家

1、教师头戴小兔头饰:"小朋友,你们认识我吗?"

2、我今天有个好消息想分享给小朋友们:我要搬新家了!所以,我想去采些花来装饰我的小路。

(二)探索、发现规律。

1、漂亮的花

(1)哇,草地上有好多花呀,我们一看,有哪些颜色?

(2)这些花是怎么排队的?指名说———集体说(引导幼儿看课件观察,并说出排序的规律。)

(3)老师:原来这些花是按照一朵红色,一朵蓝色,一朵红色,一朵蓝色的规律交替的排列着。所以显得更漂亮。

2、摘花啦

(1)小兔已经迫不及待的'想去摘花了,我们来看看小兔是怎么摘花的吧?

(2)教师边操作课件,边请小朋友说一朵红色,一朵蓝色,一朵红色,一朵蓝色。

(3)草地上的花真多呀,小朋友也来帮我一起摘,好吗?但是在摘花摘花的时候我有个要求:一朵红色,一朵蓝色,一朵红色,一朵蓝色的摘,边说边摘。

(4)幼儿操作摘花,教师在旁指导。

(5)引导摘完花的幼儿将花送进各组的框子。

3、装饰小路

(1)小朋友们帮小兔摘了好多花呀,小兔已经开始装饰小路了。

(2)教师出示已经装饰好的小路,引导幼儿说说,小兔是怎么装饰小路的?

(3)请个别幼儿操作。

(4)小朋友你们想不想试试?那我们现在走到桌子旁,赶紧去试试吧!

(5)幼儿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三)展示成果

(1)将幼儿的作品连在一起展示在展板上。

(2)请幼儿观察,验证小路是否正确,有问题的我们一起验证。

(3)师幼一起验证个别成果。

(4)谢谢小朋友帮我装饰了小路,今天的小路装饰的都特别漂亮。

(5)那我们现在踏着这漂亮的小路,一起去小兔家玩吧!

《【精华】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合集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