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教育随笔15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应该很少人不知道随笔吧?随笔,或讲述文化知识,或发表学术观点,或评析世态人情,启人心智,引人深思。什么样的随笔才算得上是好的随笔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教育随笔,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教育随笔1课堂上,一个问题提出后,举手的小朋友寥寥无几,在我目光威逼之下,两三个小干部犹豫再三终于举起了手,只是那只手显得如此沉重;另外几个要求进步之人,欲举又罢,反复再三,终于还是把头埋到手臂中,躲过了我审视的目光。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学生这到底是怎么了?他们是否都习惯了逆来顺受?这样的课堂效果、学生这样的表现,该怎么办?强制其举手?不行!强扭的瓜不甜,况且三年级学生叛逆心强,“利诱”的作用应该大过“威逼”,于是,我强压着满腔大火,跟学生进行了一次谈判:
师:你们知道吗?老师最喜欢能够大胆发言的小朋友。(此言一出,效果不佳)
师:这样吧,以后上课的时候请小朋友都举起手来,愿意跟小朋友探讨自己想法的.请举右手,不愿意跟大家探讨的或者觉得还没有头绪的就举左手,当然,你随时可以把左手换成右手。
话音刚落,学生陆陆续续举起了手,环顾一周后,发现部分学生原先举左手,看看周围的小朋友都举右手,也情不自禁地换成了右手。尝试着请了几位意志不坚定的小朋友,竟然也都回答得xxx不离十。这样反复操练了几天,学生有一个互动、模仿过程,他们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我也无需再扯着嗓子喊“请举手”了,看着小手如林的课堂(尽管还有部分是举左手的),我感到非常欣慰。
思考: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与其天天抱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心理对它们进行“说教式的劝慰”,不如换一个角度,顺着学生的心理,设计一些能够吸引学生的活动,改“被动”为“主动”,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能够自主地参与到其中来,感受学习的快乐,提高教学的效率。
小学教育随笔2大自然之所以美丽、奇异,是因为她的物种丰富。就拿书来说吧,种类繁多。我们的校园里常见的树有:白杨、合欢、女贞、水杉、倒槐、玉兰、银杏等。看着那些树葱茏,翠绿,生机勃勃,构成了一幅美的图画。看着看着,我忽然觉得我们的学生就是树,每一个学生就是大自然的'一种树。有时我们会抱怨,为什么他就不能好起来呀。有时孩子会错你反复讲的字。每到这个时候,我们总是抱怨、生气。现在想想,他们就是每一种树,怎么能让女贞像能把水杉改造成杨树吗,能让玉兰成为银杏吗?水杉高大、秀美、挺拔,合欢婀娜、美姿、柔和,杨树泼辣、粗犷、豪迈……,各有各的好,学生不也是吗?如果所有的学生都如同一人,那是多么可怕呀。就像大自然只剩下一种树一样。所以我们要用宽容的心去对待我们的学生,允许每个学生成长为一种树,每一种树都有自己的特点,如同每一个学生都是不相同的。做好自己的树,不也是一种美吗?再说了,即使是同一种树,它的姿态、形状、也是不相同的呀。正因为这些不同才会产生不同的美感呀。校园中的合欢树,有的树干粗壮,树冠彭大,像大摆裙。有的亭亭玉立,像参加典礼的礼服裙,也有的只在树梢处有几片叶子,可是,这也是一种美吧。
学生如树。每一个学生就是一种树。别总是埋怨,总是生气。要知道,每种树都有自己的特点,如同学生。每一树都有美的,也如同学生。怎么能把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改造成物种单一的呢?那就不要苛求自己和学生,做好自己该做的那棵树。我的责任就是让每个学生做好每一个自己,就像让每棵树始终成为自己的树一样。因为你喜欢,你爱惜,花在开放,你讨厌,你厌恶,花还在开着。让树儿好好长大吧。
小学教育随笔3每学期开学时,可能是学生和我不熟悉,所以他们都非常遵守纪律,学习气氛也不错。随着和学生的不断深入了解,我发现有一个学生是与众不同的,他在座位上始终玩自己的东西,还时不时的想和周围的同学说话,整节课都没拿怎么画,就把本子合上,做起与课堂无关的事情。他就是让我印象深刻的王小小(化名)吧。为了让他对我的教学内容感兴趣,我走到他的面前,问:“你叫什么名字呀?”他有点不好意思的说了他的名字。我笑了笑离开了,其实心里很不是滋味,就觉得这孩子真可怜有可恨,难道以后的日子他都要这样度过吗?小学就这样,以后的学习怎么办?
后来的美术课他依然我行我素,自玩自的。我忍不住了,心想:不能这么下去了,这样不仅他什么都学不到,还会影响周围的同学。于是,下课后我又一次走到他的面前,轻声问道:“王小小(化名),你最喜欢看什么动画片?”他边笑边回答。我顺势把他熟悉的卡通形象都画了下来。他显得很惊讶,觉得绘画真神奇。谁知他也画了一个“大白”形象,这个结果让我有点意外,比我想象的要好多了,我本以为他对绘画一点兴趣都没有!这次谈话让我看到了一点希望。
接下来的几节美术课我时刻关注他的`表现,时不时的提醒他看老师或我是如何示范的,但大多时候他依然不怎么理会我。我呢,也许因为他是一个特殊的学生吧,也没生气。后来我突然有了一个想法,他在座位上坐不住,如果让他来到我的面前是不是能好些呢?我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再让学生完成任务的间隙,让他来到讲台前我对他进行“一对一”教学。原以为他在讲台前会捣乱影响其他学生,没想到他真的开始听我的讲解与示范,也参与到美术教学中来了,开始他只要能把形画好。我就在全班面前好好表扬了他。也许是我的表扬让他有了一些自信,他上美术课越来越认真了,也开始交作业了,于是一上课就特意把他的美术作品当案例进行讲解,和同学们一起分析如何解决绘画时出现的问题,同学们看到他的作品在我的手中经过调整变得很“精彩”,都很高兴,通过这样的过程让每一个孩子都明白,只要按照老师的要求和方法,每个人的作品都会很成功。每次他的进步我都会及时给与鼓励和表扬。全班同学也从最初的瞧不起他慢慢开始佩服他了,提到王小小(化名),他们总会说王小小(化名)的美术进步真大。那时的他虽然只是做到了一个学生完成任务的要求,但已经是巨大的改变了,慢慢的我越来越喜欢这个孩子了。发现其他学生美术作品出现问题时,我会在有意的询问他能不能发现问题,并找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他好像也越来越懂事了,美术作品不仅能构图完整,而且开始注意色彩的搭配了。他的每一点进步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特别为他高兴。功夫不负有心人,课堂上的他终于“忙碌”起来了,只要参与,就会有收获。只要孩子愿意学,老师就有办法教。整个转变的过程让我倍感欣慰。
在后来的教学中我始终坚持帮助和鼓励这个越来越讨人喜欢的孩子。他更自信了,每次画完总是找到我“老师你看怎么样”?也许是他突然开窍了,也许是老师和同学的鼓励让他有了自信,总之,他现在就和那些正常孩子一样,轻松、快乐的学习着。孩子的转变过程是我最快乐的事情。
小学教育随笔4假期,我从电脑上观看了《开讲啦》电视公开课,有一期邀请了当代作家及哲学家周国平开讲,演讲的主题是《幸福的哲学》。周老师谈到了人生中何为 ……此处隐藏11879个字……任素质的高低是决定学校德育工作成效优劣的关键。在素质教育深入开展的今天,学校内的班级管理显得越发重要。那么如何在新的形式新的课程下争当一名合格加优秀的班主任是我们每一位德育工作者值得深入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一、深刻意识到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
俗话说:国不可一日无君,家不可一日无主,老猫不在家,老鼠上屋。同样,对于一个班级来说,不能一天没有班主任.每一位班主任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每天早到晚走,尽量不请假或少请假,尤其是低年极的老师更要如此。试想一个班主任因为种种原因经常请假,毫无疑问不仅会导致当天的班级管理有点失控还会影响到学生习惯的养成。当然除了班主任以外,各科教师也很关健,班主任与科任教师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班主任是核心,起着协调、组织和领导的作用。要带好一个班集体,就必须和每一位任课教师密切配合,这样,才能全面了解和掌握每一位学生的具体情况。俗话说得好,众人拾柴火焰高。科 任 老师和班主任配合得好,班主任工作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牢固树立为教育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和责任意识
经常听到不少教师在演讲时说到: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意味着选择了辛劳、选择了清贫选择了奉献。也有人说,教师的职业是个良心活。的确如此,教师的工作是平凡而繁琐的、是崇高而伟大的,我们必须树立一种服务思想和责任意识,向陶行知那样经常问自己这样几个问题:今天我的工作有没有尽职?我的服务有没有到位?我的任务有没有完成?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为学生尽责。当一名受人尊敬的人民教师。
二、努力提升个人的修养和人格魅力
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班级优良班风的创造者和培养者,所以身为一名班主任首先要在各方面注意自己的`表率和言传身教的作用,时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一面镜子,一本书。说的具体明白点就是,要规范学生的行为,首先要规范自己的行为;在教育工作中,要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个人修养和人格魅力,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引导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而充分的发展。
三、加强常规的教育管理和与家长的沟通
“万丈高楼平地起”,小学阶段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我们的每一位大中队辅导员都不能怠慢和忽视,首先要充分利用各种教育阵地进行宣传教育,其次要加大力度进行规范训练,并树立榜样的示范作用,及时纠正不好的行为,从而促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和良好班风的形成。
众所周知,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必要补充,作为班主任要学会并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联系,一方面只有你全面了解了每位学生的性格、爱好和特长,对症下药,才能为每位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发展环境。另一方面争取家长对学校班级工作的理解、支持与协作,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使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巧妙掌握班主任工作的艺术和技巧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自尊心是一种非常脆弱的东西,对待它要极为小心,要小心得像对待玫瑰花上颤动欲掉的露珠。”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信任学生,只有尊重学生人格,顾及学生的自尊心,学生才 能信任 老 师听 老师的话。因此面对你眼里那些可爱与不可爱的、表现好与不好的、成绩优秀与较差的,我们都要努力做到一视同仁、公平对待,处处讲究注意自己工作的艺术和技巧,以足够的耐心、爱心与细心去处理每天班级里可能会出现的这样那样的问题,不能把自己的情绪和喜怒哀乐带到日常的工作当中尤其是处理学生的问题时。“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育学生既要晓之以理,又要动之以情。只有通情达理,才能入情入理。而教师的情也主要表现在尊重和理解学生。在此基础上,教师把满腔挚爱倾注到学生身上,就容易沟通师生间的情感,形成心心相印的默契。如此一来,你的教育目标就会轻而易举的实现。
五、充分发挥班干部的助手作用。
一个班每天琐事很多,若每件事都要亲办,那怕有三头六臂都还会晕头脑涨。小干部轮换是我校少先队工作的一大特色一个亮点,作为班主任要善于培养训练小干部,能让班干部做的事一定要让班干办,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提高了工作的效律也减轻了自己的负担。
小学教育随笔15小学数学作业是数学课堂的延伸,是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合理的数学作业有助于学生巩固已学内容,掌握知识技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使学生在思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得到发展。多样性的数学作业,能使作业成为学生学习、创新、探究的乐园,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实现数学教育教学目标。
一、设计趣味性作业
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只有兴趣,才有动力,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因此,根据教材的要求,在设计作业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生活实际以及身边感兴趣的事物出发,设计一些具有趣味性的数学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愿做”变成“爱做”,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例如,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后,我设计了这样的练习:“请用一个分数表示一下你自己。”问题一出,学生们都跃跃欲试。“我说的是二分之一,我和我的同桌是单位1,那么我就占二分之一。”“我说的是十二分之一,我把我们小组看成单位1,那么我就占十二分之一。”“我是十三亿分之一,大家来说说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些数字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变得亲切、可爱,学生的作业热情高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设计层次性作业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再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由于受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及自身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的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为此,在作业设计时,不能“一刀切”,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层次性的作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1、根据教材要求和班级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设计难易有别的作业要求,供学生自主选择,这样的“量身定做”,体现了作业要求的自主性。如:对后进生的要求可以放低点,对中等生的要求可较高,对尖子生要求要高。这样,每层次的'人都会产生成功感。
2、教师依据每节课教学的知识结构和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设计几组层次不同的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其中几道题做,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例如,学习“时、分、秒”后,设计如下作业:
①、王师傅每分钟做6个零件,5分钟做了多少个零件?
②、妈妈从家到单位上班用40分钟,8:00上班,她最迟什么时候从家出发?
③、小明从1楼走到3楼用14秒,照这样计算,他从1楼到5楼要几秒?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其中的题目去解决,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无论是课堂作业还是课外作业的设计,都要有弹性,切忌一刀切。否则,优生觉得吃不饱,学生的智力发展就会受到抑制,容易产生自满情绪;而差生就会觉得压力太大,对学习目标望而生畏,失去学习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