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端午节日记15篇
时间过得真快,一天又将结束了,我相信大家都是有收获的,因此我们要写好日记了。那么写日记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端午节日记,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端午节日记1每年端午节,大街小巷都飘着粽子的清香。今年我妈妈的手艺又长进了,她包的粽子不是方的,也不是圆的,而是菱形的。粽子的形状不同,品种也不同,有红枣馅的,有肉馅的,又豆沙馅的,还有蜜枣馅的……我最爱吃的要属蜜枣粽了,剥开粽叶,雪白的糯米中夹着一颗圆圆的蜜枣,咬一口,甜而不腻,让人回味无穷。
说起端五节,那还有一段感人的故事呢!
端午节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传说是为了纪念大诗人屈原的。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位的'大臣,名叫屈原。他不仅诗词写得好,还有相当的谋略;既是一位诗人,也是一位政治家。屈原出身于楚国的贵族,起初颇受楚怀王的信任,曾做到左徒的x,他主张改良内政,联齐抗秦。但是,楚怀王的令尹子椒、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宠妃郑袖等人,由于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x,不但阻止怀王接受屈原的意见,并且进谗言使怀王疏远了屈原。结果楚怀王被秦国诱去,囚死在秦国。顷襄王即位后,屈原继续受到x,并一再遭到放逐。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对前途感到绝望,就在农历五月除五投汨罗江自尽。大家得知这个消息后,纷纷捕捞屈原的尸体,可是一无所获,人们怕鱼儿吃掉屈原的尸体,就往河里扔粽子,从此便有了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屈原写了很多不朽诗篇,比如有:《离x》、《天问》等等……我非常喜欢端午节,因为这其中寓含着很丰富的意义。
端午节最快乐的要属我们小朋友了。来到大街上,我们胸口,有个香喷喷的挂件摇来晃去,它叫香袋,是用花布织成的,用五颜六色的线绣上了各种祝福的话。香袋形状各异,有心形的,有星星形的……我有一个香袋呈“心”字香气迷人……
端午节日记2五月五,是端阳,龙船下水闹长江。
栀子花,靠墙栽,年年十五白花开。
五月端午正是栀子花开的季节,那洁白如雪的栀子花香四处飘动着,沁入心脾的芳香在这座益阳古城的大街小巷飘荡起来……
我的老家在新桥河古镇,每年的四月二十八,就掀开了端午节的序幕,沉寂一年的河流热闹起来了!龙船隆隆重重地下水了,鞭炮噼噼啪啪地高唱着,锣鼓咚咚呛呛地呐喊着……这热闹,一直持续到五月十六才结束。
回忆童年的端午节,记得在小时候可盼着划龙舟啦,小时候虽不怎么理会为什么要划龙舟?但也在那些天里,能看到许多乡情乡俗:家家包粽子、各自家门挂艾叶菖蒲;还有人家“送节”的习俗等等。
过端午划龙舟,五月初五,是龙舟比赛日,是一定要去河边的,而奶奶总是特别的嘱咐我两哥哥,一定要带好,别不管只顾自己看!
最让我们小孩子喜欢的吃食还有水煮咸鸭蛋。奶奶每天总是要在我胸前别一朵栀子花。因那时太小,只认为佩戴身上是漂亮和香味儿,不懂得奶奶的那分深层的情素。现在回想起来,小时候的我是爸妈的.掌上明珠,更是奶奶的心肝宝贝。
童年过端午节,我们小孩子感兴趣的却不仅仅是喧腾激烈的龙舟赛事,让我们留连忘返的还有那热闹的街市,林立的店铺,琳琅的商品……玩饿了,就吃蚕豆,渴了,就买一支白糖水冰棍或绿豆冰棒。贪婪地吮吸着,那份满足那份欣喜,也丝毫不逊色于汗涔涔地挤在人堆里看赛龙舟。
转眼几十年过去了,神州大地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古镇也不再是我童年时的模样了。据说始建于明代的麻石的街道,还有那大气壮观的大码头没有了,那陈旧的吊脚木楼都不复存在了。
我奶奶也走了三十多年了,但每年一到端午节,我就想起奶奶给我胸前佩戴那朵栀子花的情景仍在眼前,奶奶,您虽走了,但您的那份慈爱是我永远忘不了的情愫……
端午节日记3又是一年粽子香。端午节到了,呵呵,又有粽子吃啦!我们一大早,就来到奶奶家。奶奶这时正炒着米呢!弄得满屋子米香,我便着急地说:“奶奶,开始包粽子吧!”奶妈先把棕叶卷成一个圆锥形,然后往里面填了米,再放入一些佐料,有肉、香菇、蛋黄、板粟。奶妈还包了甜棕呢!开始要煮粽子了!过不了一会儿,粽子香就从厨房里飘出来,直往我鼻子里钻,我一边嘀嗒着口水一边对奶奶说:“奶奶,啥时候才能吃上粽子呀?我的嘴巴可闭不住呀!”奶妈便说:“好呀!你这只小馋猫,今天可要饱你口福了哟!”说完,便把粽子给端了出来。开吃喽!我那张嘴呀!想管都管不住,拿起一个粽子就吃。我抹着油乎乎的嘴巴,说:“真好吃,肉香喷喷的,饭软绵绵的,真是令人回味无穷呀!
”咚咚咚。哈,看赛龙舟喽!我和妈妈来到河边,队员们正严阵以待地坐在船上呢!哨声一响,这些船飞快地向终点奔去。大家都使出吃奶的力气,人们都纷纷为队员们呐喊,队员们听到了人们呐喊后便更卖力了,大家边划船,边喊着:“嘿哟,嘿哟。大家你追我赶的',过了好久,还是不分胜负,第一条船远远地落在了后面,像一只落伍的乌鱼慢吞吞地向终点爬去。过了一会儿,豆大的汗珠从船员的脸上流了下来。岸上的人,都为船员们着急着,好像自己也参加了比赛似的,我们都等不住了!大声喊道:“加油!加油!3号船赢了!顿时,这里成了欢乐的海洋,人们欢呼雀跃,奔走相告。
今天,粽子香弥漫了家乡,锣鼓声传遍了家乡,真是一次有意义的端午节呀!
端午节日记4今年端午节小长假里的,本来爸爸、妈妈想带我去远一点的地方玩,可是妈妈放假前牙疼的非常厉害,已经好几天没有好好吃饭,我可心疼了。但是她在六一儿童节这天还是和爸爸带我去外面玩,因为妈妈说:“今天是宝贝的节日,当然要带她去开心一下啊,我们不能去远的地方,就去游乐园玩玩吧!”
我们去了北郊万达的大白鲨游乐园,那里可真热闹,人山人海全都是大人带着小朋友们在里面过节呢。我玩的第一个项目是5D*,这个*院的`座位是随着*的剧情来回动的。*放映的是太空激战,我虽然坐在座位上,但是完全感觉就像坐在真的太空飞船里一样,躲避子弹,躲避陨石,座位跟着左右摇摆着,3D的画面就像要真的撞到我一样。简直是太刺激了。妈妈看完*说,座位晃的她快要吐了,可我却非常开心。我和爸爸还玩了对抗的游戏,在台面上把一个圆盘打到对方的门洞里,结果爸爸居然输给了我,爸爸说我很厉害!最后我还玩了海盗船、小汽车、消防员等好几个游戏。
离开游乐园,我们还去吃了好吃的冰激凌和红豆牛奶冰。没想到红豆牛奶冰端上来的时候居然是那么大的一盘子,我们三个拿勺子在盘子上掏着自己的小洞洞,真是又好吃又好玩。
因为考虑到妈妈的身体不舒服,我们下午4点多就回家了,看着妈妈牙疼的捂着脸,不能好好吃饭,不能好好睡觉。真想让妈妈的病赶快好。我还对妈妈说:“妈妈,今天你好好休息,我自己的事情我来做,我还可以照顾你,有什么事情就交给我来办吧!”妈妈说:“谢谢你,宝贝,你真棒!我家小妞就是长大了。没有让宝贝好好过六一,真 ……此处隐藏4266个字……。
端午节日记12说到端午节人人都会想到吃粽子,但是今年在诸暨过端午节则让我体会了一次与众不同的感觉。在这里端午节也要吃粽子,但是更必不可少的传统美食是炸麦花。
集市上,随处可见卖麦花的摊点。这麦花是一种油炸面食,形似麻花,但又是面皮炸成的,且颜色也更浅。入乡随俗,我也买了一点来尝尝看。
麦花带着油炸食品特有的香味,轻轻咬一口,口感十分酥脆,带着鸡蛋的鲜味和芝麻的`香气,还有淡淡的甜。我对油炸面食不算青睐,因此只是尝了一尝。
站在摊位旁边,趁着人不多的时候,我便向摊主询问做法。摊子上有两个人照管,一位是中年女子,一位是大叔,想必是夫妻。妻子负责制作麦花,大叔负责炸,后者明显清闲些,当我询问时,大叔便把制作方法和我娓娓道来。做麦花第一步要先和面,除了酵母,面粉中需要加入白糖或者红糖,还要辅以鸡蛋增加口感的润,之后还可以撒一层芝麻。稍微发酵一下面团后,用刀切小块,用擀面杖擀成大饼的样子,再切成麦花皮。
第二步是翻花,将切好的正方形麦花皮沿对角线对折成三角形,沿着两条直角边切出特定的花纹,再来回翻动,就成了漂亮的麦花。
我看着老板娘翻麦花时手指快速上下翻飞,不由赞叹。接下来就是最后一个步骤,把翻好的麦花倒入油锅,翻动几次,金灿灿的麦花很快出锅啦。
听说,这麦花也叫巧果,看那老板娘灵巧的双手,的确配得上这个名称,不过我们北方人眼中的巧果却是另外一种油炸食品了。
中国地大物博,有道是“十里不同音,五里不同俗”,不同地区民俗不同,诸暨端午节的麦花让我大开眼界。
端午节日记13自从我能跟在哥哥,姐姐后面跑开始到离家工作几乎每个端午节都是在村子西北的的沙丘上过的。
有很多年,我爷爷都黎明前就挑过来无根水,又上山采回艾蒿草放在窗台上,夹在门把后,还夹在我们姐弟几个的耳朵上。这过节的气氛就是在这艾草的淡淡清香中弥漫开来。无需任何华丽的语言,满是对儿孙健康,幸福的祝福。
有时我爷一给我夹上我就能醒过来,而有时却是闻到那艾蒿的阵阵清香后慢慢才从睡梦里醒来。不管咋醒这天早晨没喝无根水以前是不能说话的。平时叽叽喳喳闹个不停的我们几个这天都很乖的,喝完无根水,象征性的用无根水洗洗脸,下一个程序该分鸡蛋了。鸡蛋是我妈或我姑起早煮好的,但得分好。那时鸡蛋不是天天有,不是想要多少就有多少。大哥是男孩,爷爷奶奶总分给他s十个,而我们姐妹几个能分到六道八个。每每这时看我撅嘴奶奶也能偷偷的多给我一两个,还不忘在我后脑勺上轻轻拍一下。
我们揣好分得的鸡蛋,叫上左邻右舍的小朋友很早就出发。必须在日出前爬到北沙丘的`最顶端,然后回头再看日出。五月末六月初的家乡已绿成一片,每家每户的孩子,还有邻村的都从四面八方往这赶。
男孩们领着小狗,吹着口哨从我们身边呼啸而过,看谁能第一个爬到呢。往上爬时不穿鞋的,网上裤腿就上,有时还倒滚回去。每爬上一个小山丘拿出鸡蛋相互磕一下谁的现碎现吃她的鸡蛋,所以分鸡蛋时都挑红皮儿的小一些的。
登上处的都很自豪的跟下面的挥手,喊叫,就这样边吃鸡蛋边上。四五个人扯着手唱着歌上,春风伴着欢笑飞舞,春日迎着我们升起。北沙丘的每一粒沙子也都欢快地在震动。
等疯累了,玩够后,满身是沙子的我们回到家时,香喷喷的韭菜卧鸡蛋,还有我妈烙的荞面饼已经摆好了。
端午节日记14作为中国古老文化节日之一,端午节文化不管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可谓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过去,我对端午节的知识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直到寒假里,我读了《我们的节日》这本书,才知道原来端午节有着很深厚的文化内涵。从这本书当中得知,端午节是在中国这么多的节日中,名称最多的:端午节、端阳、重五节、夏节、天中节、五月节、诗人节等。端午节的来源也有很多种,有纪念屈原说、龙说、纪念伍员说等20多种。
其中,最流行的是纪念屈原说。据说,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国家被侵略,含恨抱石头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每年这一天纷纷涌到江边去凭吊屈原,所以在每年五月初五就有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悬艾草的风俗。其中赛龙舟最有特色,那争先恐后的激烈场面就像屈原强烈的爱国精神一样,几千年来一直激励着我们。
因为这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端午节现在已经成为了我们中华民族主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今天她仍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在我们德清,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的门上,都会挂上菖蒲、艾草,据说可以辟邪消灾。各家各户自然也少不了包粽子,那透着浓浓竹叶清香的粽子,是我们孩子们的最爱,枣子棕、火腿棕、赤豆棕……一个个引人垂涎三尺呢!有的地方,人们还会佩带着香袋,姑娘们以这五彩缤纷的香袋做饰物,既香味袅袅,又让自己变得更美丽动人,走在大街上自然引来了不少小伙们留连的'目光。
偶然间,我从网上看到去年,韩国打算向联合国申报端午节为他们国家的遗产,我非常惊奇,觉得这是对我们中国人的羞辱,端午节是中国人的,怎么可以让给别的国家去申报呢!这可能跟有些人喜欢过洋人的节日有关吧!
看了《我们的节日》,那一个个传统、有趣的节日,正款款地向我们走来,《我们的节日》一书,为我们打开了另一扇门,让我们通过另一个角度,去审视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让我们更有理由为中华文化而自豪!
端午节日记15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龙舟赛。我高兴极了!午饭过后,来到河两岸,河两岸人山人海,人声鼎沸,人多得数不清,像银河上的无数的小星星。场上,人人都穿了自己喜欢的衣服,有红色的衣裳、黄配蓝的短裙、金黄色的连衣裙……还有留披肩发的`梳辫子的、黑发的、白发的……
当天,太阳热烘烘的。河两岸的人群个个都满头大汗,脸上露出焦急的神态,好像在等待参赛人员的来临。突然,只见主持人一声令下:“比赛开始!”顿时,人们立刻欢呼起来,像一只只活跃的小鸟。有的喊:“罗格队加油!”有的喊:“龙津队加油!”喊声惊天动地。
过了一会儿,主持人惊讶的叫了一声,人群都不约而同地看着远处,接着,又是一阵欢呼声。从不远处隐隐约约看见一只只小艇陆续地划来,参赛员可真多啊!
有年轻的、有年老的、有光头……他们拼命地划着,你追我赶,毫不相让。那神情,好像在决斗。生怕别人快自己一步,会追过自己。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一转眼已经到了后半段了。忽然,5号小艇翻船了,艇员一个接一个掉进河里,都不知所措地抱着船艇。后面的小艇都陆续地追过了。顿时,人群的欢叫声消失了。可是过了一会儿,不知是谁叫了一声:“不要放弃,坚持就是胜利,加油!”这时,人群的欢呼声又热闹起来。艇员终于鼓起了勇气,努力地向上爬,敏捷地坐在船艇上,又进行了他们的“战斗”。
电线上的小鸟唧唧喳喳地叫着,好像在为艇员打气;草坪上的一棵棵柳树挥动着,好像在为他们喝彩,为他们招手。
一场激烈的龙舟赛结束了。第一名是龙津队。这场龙舟赛给了我一个启发:人生的路途是曲折的,我们要不断前进,我们要学习赛龙舟的精神,奋勇拼搏、积极向上、齐心协力,只要这样,我们就一定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