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培训心得体会

时间:2025-11-07 15:15:13
心理学培训心得体会

心理学培训心得体会

我们从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好的心得体会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心理学培训心得体会 ,欢迎阅读与收藏。

心理学培训心得体会 1

通过为期两天的培训,让我对消防法规和消防知识有了更深的了解。掌握了一些消防安全工作的理论知识和一定的实操技能。虽然由于培训期短,学的知识很表面,但它很实用。如:建筑防火,消防安全检查、火灾的处理、相应的消防法律法规等一些重要性的消防知识。深刻体会到,消防安全管理和培训是幼儿园的重中之重。通过此次培训,我觉得一所学校要想做好消防安全,应从以下五点做起:

一、领导要重视

这是幼儿园消防安全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首要保证。各部门的负责人作为消防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加大对安全工作的管理力度,定期组织安全检查,查处隐患限期整改反馈,切实地把消防安全工作与日常工作相结合,确保各项工作能顺利进行。

二、消防器材配备要到位

这是消防安全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硬件保障。配备足够数量的消防器材,定期对消防设备进行检查和保养,并做好记录。对到期的器材及时更换,以备发生事故时能及时启动。

三、加强师生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提高防范意识

这是消防安全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第一前提。通过定期的消防演练让幼儿熟悉逃生路线;对教职工及家长宣传有关消防法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各种消防设施的性能、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报火警、扑救初起火灾和自救逃生的知识和技能等,宣传面要达到xx%,提高师生及家长的消防安全意识及在事故发生时的施救、自救能力。

四、消防四个能力和四懂四会

1、检查和消除火灾隐患能力

2、扑救初期火灾能力

3、组织引导人员疏散逃生能力

4、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培训能力

四懂:懂得火灾的危险性,懂得本单位火灾的措施,懂得扑救火灾的方法,懂得自救逃生的方法;

四会:会使用消防器材,会报火警,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组织疏散逃生。

总之,通过这次学习,使我更加明确了今后消防安全工作的方向和重点。消防安全应做到“预防为主,防消结合”,把消防安全作为重点来抓。火灾带来的危害,人人都懂,但在日常工作中却往往被忽视,被麻痹,侥幸心理代替,往往要等到确实发生了事故,造成了损失,才会回过头来警醒。这就是因为没有把防范火灾的工作放在第一位所导致的。“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是消防安全治理的主旨所在。安全是永恒的课题,工作任重而道远。

心理学培训心得体会 2

一、对心理学工作者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思索

走入心理学这个专业领域,就象揭开蒙娜丽莎的神秘面纱。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人类对生活和科学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人类已知的领域永远没有未知的领域多;虽然人不能为所欲为,但我们在生活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类的潜力是无穷的,智慧的力量给了我们无穷的希望。正如恩格斯所言:“心理学是世界上最美的奇葩”。

观察和实验是人类认识科学的基本途径,也是科学教学的特点。观察实验能使学生直观地获得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概括问题能力以及探索精神。科学研究就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爱因斯坦说: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对于实验心理学来说,也需要学生能够不断发现问题、不断提问,这样才能学好。加强实验心理学的教学,通过实验教学对学生进行科学思维的训练更为重要,也是提高科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作为心理学工作者,始终要本着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来工作、教学与研究。

二、关于地方师范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考

地方师范院校教学受条件、师资力量等限制,在教学资源搜集方面相对困难多些。目前实验教学的主要资源包括:一是来自权威专家编著或翻译的实验心理学教材;二是来自网络教学资源,主要是“实验心理学”国家精品课程和一些院校的精品课程;三是相关的心理学研究专著、论文等出版物等。但由于涉及到知识产权的问题,一些精品课程的网络资源往往不能方便下载。如果国家师培中心能适当加大对精品课程资源的开放力度,我们这些地方高校的课程与教学才能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在地方学校,一门专业课一般由一名主讲教师承担。我以为,由一名教师主讲的课程是不能建精品课的,因为无法组成课程组。虽然主讲该门课程的教师只是一人,但是和我们这门课程建设有关的人员都可以成为我们课程组的成员。听了郭秀艳教授关于课程团队人员主要职责的介绍,我的体会是:如果我们要建好实验心理学这门精品课程,一要加强团队的建设,比如多交流,多听课,以科研课题来带动整个精品课程团队;二、实验心理学专业性强,需要有一批专业人才互相支撑,可以把心理学研究方法、认知心理学等课程的老师都整合进来;三、在学校引进人才时要考虑团队建设;四、我们的老师大都孤单地做着个人专业发展,容易出现职业倦怠感,可以用企业管理中的团队素质拓展训练的方法来激发一下大家的团队意识,增进大家的凝聚力,搞搞头脑风暴。

三、关于实验心理学的核心——实验设计的原理与应用

变量和实验设计这个章节是最有实验心理学特色的一章。实验设计的理论讲的时候不难,但真正面对一个问题进行实验设计时,觉得无从下手,实战更难。具体学习哪一章哪一种设计时学生都很明白,具体进行实际的操作,如学生自己进行某一项科研时、写毕业论文进行实验设计时总是会出现各种状况。我们应该提倡学生在“做中学”,先模仿以往成功的实验设计案例,逐步学会自己设计。实验设计是较难的,受教学条件和设计能力的影响,我们一般做的是传统实验,验证型较多,如何激发学生产生创造性思维与培养创新能力,最主要的是借助设计性实验这一环节去做文章。实验心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的参与和思考很重要,很多时候学生觉得课程太难,总觉得参与不进来,可以找到一些经典的有意思的研究主题或学生感兴趣的讨论题目,请学生讨论和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设计这一节应该与统计知识结合起来讲解比较好,这对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很有好处,而且有利于学生论文写作,很多学生往往做了研究后,再来找统计方法,但经常误用。实验心理学老师要有这个意识,把统计学的知识与应用性结合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明白这个道理.不少学生学习知识是割裂的,机械的,缺乏分析学科内在逻辑联系性的意识与能力。有一个结合的方法,就是在学生做完每个实验后,提出几个问题,要求他们在写实验报告时必须通过数据的统计处理来给出结论,这样使她们温习、讨论、练习适用统计方法。

实验心理学的教学也可以借鉴案例教学的方法(当然是在学生对基本概念有所了解后),可以选一些经典的研究案例,让学生先讨论(讨论的时候先不让他们知道这是个经典的研究) ……此处隐藏17160个字……台,感谢姚老师为我们提供的宝贵经验和广博的知识,希望以后还有机会跟你们学习。

心理学培训心得体会 14

在这次培训中我了解了心理健康教育、咨询的真正内涵,明白了作为一名教育者在学生的人生成长中、心理健康进展中应当担负的职责,因此我尽力把自己所学用于指导平常的工作实践,用科学进展的目光的、看待学生的成长中的言行,并利用把握的学问、技能与家长沟通、探讨,优化对学生的教育、引导,专心去爱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能得以健康、平稳地进展。把“以人为本”作为一种最为基本的教育理念,渗透到教学工作中。作为教师我们还要关心学生培育健康的心理。

首先要关心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使其能够客观的评价自我,主动悦纳自我,从而提高其承受挫折的能力。其次关心学生进行心理训练,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使其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情。第三关心学生把握心情调整的方法,使他们能合理恰当的宣泄。最终,教师要主动组织心理咨询,关心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教师应当时刻关心学生和培育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情,不能仅仅只是“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发觉自我,增添自信念,挖掘内在动力,这样才不愧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号!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没有严格的界限,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使人的心理功能受到阻碍的状况是常常发生的,所以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会或多或少具有一些心理障碍,只是严重程度和影响学习生活的程度不同而己。教师也不例外。人类已步入21世纪,社会竞争也更加激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仅仅要考核专业技能,也越来越需要心理素养好的人才。我们所培育的学生应当是有丰富的学问、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主动乐观的人生看法、承受各种挫折和适应不同的环境的能力。一个教师的一生要教育影响千千万万的学生,假如教师缺乏爱心,人格不健全,对学生身上表现出的`问题缺少发觉,缺少细心,甚至挖苦、挖苦、打骂学生,对学生不一视同仁,对考分高或家庭状况好的学生另相看,对学习成果差或家庭贫困的学生当成另类看待,这也严重影响了少年儿童正常心态的形成。

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奇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损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需是心理健康的人。教师要擅长做好自身的心理调整及保健工作,了解自我,辩证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学习心理卫生学问和心理健康学问,把握心理调整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改善不良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调整心情,保持心理的平衡;擅长选择自己心情开心的角度去思索问题、处理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以主动健康地工作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心理学培训心得体会 15

以阳光的态度正视自己,以积极地心态正视世界。

人最大的魅力,就是拥有一颗阳光的心态。老师最大的成功,就是把阳光心态传递给每一个学生,以积极的人生态度感染每一个学生,从而为学生幸福的人生奠基。在“全国幸福学校共同体”这个大平台的桥梁作用下,我有幸成为了广东省日慈基金会“幸福心灵计划”第二批学员。通过几天全身心地与积极心理教育进行零距离的接触,与专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心连心的沟通、手牵手的互动,全面提升了自己的积极心理学理念,切实了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和审视自我的能力。

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天的时间,却让我学到了很多,这是一门教会我们学习生活的学科。让我知道除了智商、情商之外,还有乐商,我知道了感恩会让自己更加的阳光,更加的积极,我知道了作为一个家长,应该以怎样的角度面对自己的孩子,我知道了作为一个老师应该怎样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在我以前接触的心理学知识中,都是一些关于负面事物的.研究。比如说,抑郁,心理变态,精神分裂等等。弄得我一直以为心理学就是和这些负面的东西打交道,所以我对心理学印象不大好。直到接触了这门课,它说的是人性中积极的东西,我一直认为对于我们一般人来说了解积极的事物远比关心那些消极事物有用,所以我对这门课很好奇。只有研究积极的东西,为我所用才有助于我们的心理健康,如果我们心理出现问题,也只有学习那些积极的东西才有助于解决问题。

任俊教授的讲座,让我明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我们要怎样面对最真实的自己。比如,以看待别人的客观眼光来视察我们自己。我们把一切都颠倒了,就像那些名言说的:反省自己,即使上帝不关注你;认了最应当审视的就是自身。要知道自我,是一种勇气;认识自我,是一种智慧;认识自我更是一种途径。

这门课程中老师教会我们要学会感恩,感谢身边的人,感谢发生在你身上的事,不论它是好是坏,我们都应该感谢,它让我们学到了更多懂得了更多。永远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谢生活给了我们酸甜苦辣,思想汇报专题让我们活的更充实更有意义。不仅要有感恩,我们还需要宽恕。宽恕那些你一直耿耿于怀的人或事,这不但宽恕了别人,同时也是宽恕了自己,让自己不再那么计较,也让自己变得更轻松,这不是更好吗。在李鹃老师的课程中,系蓝丝带的环节让我倍受感动,平常老师深埋内心的感激的话语,在这一时刻得以完全的流露,让人与人的距离更近,让心与心的交流更紧。成人都能这样敞开心扉,相信以这样的方式对孩子们进行积极心理引导,更能拉近孩子们的内心。

李劲波老师的《情绪管理》,让我知道在生活中我们需要接纳自我,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性。对于先天给予我们所无法改变的东西,我们需要学会接纳。对于无法改变的事实,不管我们是否喜欢,但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对于这些我们需要学会坦然接纳。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喜欢和尊重自己,只有喜欢自己才会由衷地欣赏他人。这样你就拥有了自信和乐观的心态。因为乐观,因为自信,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都会保持前进的动力。

曾几何时,爱,在我们生活中也似乎越来越少,越来越遥不可及,我们很难感受到爱与被爱,越来越不会表达自己的爱,甚至是羞于表达自己的爱,只觉得爱就是用语言表达出来,用行动表达出来的才叫爱。殊不知:给孩子一颗阳光的心、给孩子投以关注、给他人予以帮助、给自己一些宽容、给陌生人一些关爱,这些都是爱。在面对困境时,如果你心理健康,你就能够学会乐观地看待这些事情,你就能找到前进的动力来。心理健康的人也比较善于积极思维,对事物永远能找到积极的解释,然后积极地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得到解决的结果。

幸福似乎是距离我们很遥远的事情。至于幸福是什么,亦是无法言说的。幸福其实是一件特别简单的事情,而幸福也总是在引导着人去过这种有意义的生活,实现自我价值。幸福没有比较,只有自己的感觉,不是拥有了什么才是幸福的。人生偶尔也有悲伤,也有失落,但悲伤失落之后,阳光依旧灿烂,幸福的感觉依然存在。简单的生活、给自己一个微笑,也是一种幸福!所以让自己学会快乐,不要悲伤包裹自己!

以阳光的态度正视自己,以积极的心态正视世界。让自己的阳光感染学生,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方法,从事教学工作,让学生学习在生活中学会与人交往,与人交流的方法与技巧;学习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各种耐挫力,自信心得到增强,这样也一定能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

“幸福心灵计划”项目在西部地区的大力的推广,希望帮助一个老师,可以照亮成百上千个孩子!帮助一所学校,可以孕育出成千上万颗幸福的种子!

《心理学培训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