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教师美术心得体会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就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就可以通过不断总结,丰富我们的思想。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篇精彩的心得体会,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新教师美术心得体会,欢迎阅读与收藏。
新教师美术心得体会1色彩知识属于美术基础知识的范畴。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对色彩感受能力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其中的对比与协调是较专业性的。因为色彩也是小学生普遍喜欢的,所以在上色彩课上,学生的学习热情都很高。我便尝试综合美术、音乐、文学等多种艺术门类,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体验、感受中理解色彩对比与协调不仅仅存在与人们生活的衣食住行,在我们熟悉的音乐、文学作品中也是能体现的。
一、在游戏中激发学生学习色彩的兴趣
色彩教学中,往往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学生常用概念的颜色、习惯的颜色作画。学生的色彩很单调,美术作品中没有几种颜色。幽默地说:颜色很穷。洛克曾说过:教育学生的主要技巧是把学生应做的事都变成游戏式的事情来做。为了扩大学生的色域,可以带学生做色彩游戏,就是让学生不面对写生对象,不画任何具体的形象,只要求做色彩游戏。调不同的颜色,每次调出不同的颜色才能画上去,而且只画一小块,看哪位同学能画出不同的颜色。不同色相、不同明度、不同纯度、不同冷暖的红、黄、蓝、绿等。还可以设计颜色“找朋友”。比如,老师提问:哪些颜色与红色可以成为“朋友”?把它找出来,贴到红色周围。由此,学生感知色相接近的颜色组成的协调色画面。没有被选出的颜色,学生说说不配成“朋友”的理由,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常见的红色与绿色、橙色与蓝色等对比色。以上方法可使学生摆脱绘画时的色彩单调,摆脱对形体的塑造,把注意力都集中到调配色彩上,再调配颜色的过程中,大大提高学生的色彩认知,扩大了学生的'色域。
二、在生活中感受色彩
教师提问:色彩规律中的对比与协调在生活中有吗?与生活有怎样的关系?带领学生先在教室内观察,如:教师环境布置,学生服装等方面的色彩搭配。再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中找找,如:学习、生活用品等。让学生自己说说找到的色彩对比协调。最后让学生欣赏生活中的图片(多媒体展示),教师引导学生感受在生活的衣、食、住、行等方面,运用对比色与协调色能提高人们的生活品味,获得色彩搭配所带来的美的享受。
新教师美术心得体会2前段时间学习了著作《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这书是一本儿童美术教学法研究方面的专著,书中具体介绍了通过美术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促进儿童全面和谐发展的教学经验,以及通过长期探索而建立的儿童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作者在书中根据自己切身经历和进行的教育实践研究,以美术教育发展的新观念,全面系统地分析和论述她对儿童美术教育的认识和体会。
本书作者杨老师是我国著名的儿童艺术教育家。具有近四十年的教学实践经历,以经过近二十年对儿童绘画能力发展的教学实验研究,她总结的教学理论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倡导意义、作用。杨老师在儿童艺术教育实践中一直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每前进一步,心中都装着国际艺术教育变幻的风云,同时也没有忘记与中国特殊的国情和人情相结合。
正如杨老师表示的:“我试图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儿童美术教育途径,我不赞成脱离儿童实际的传授知识技能为目的的美术教育学科中心论,反对用模仿的教学方法压抑儿童创造力。另一方面,我又感到教学内容完全从儿童兴趣出发存在不足,它缺乏科学系统的教学体系……致使教育产生放任自流的不良后果……我主张美术教育依靠发展儿童知觉、美感和创造性,促进儿童成长。”
杨老师不管对她的理论还是实践,都浸透着一种爱心,诚如她在书中指出的“爱与尊重是教育的出发点。”这里不仅有对其从事的艺术教育事业的爱,还有对她的教学对象的爱,对儿童作品的爱、对儿童在绘画中表达的天真烂漫的个性和情感的爱。另外,杨老师的艺术教育和实践还具有严肃性和认真性。本书洋洋20余万字,涉及了艺术教育的'方方面面,凝聚着杨老师多年心血的结晶。
《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一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是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从走进基础教育天地谈起,到具体阐述美术教育与人的素质发展。从儿童接受美术教育的心理特征分析,到构建开放性教学实践体系的具体做法。下篇是儿童美术教学方法研究。具体论述了杨老师的教育观和教学方法,以及多年来总结的“教的艺术”。杨老师通过上下篇理论与实例的论述,让我们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艺术教育特点,及儿童艺术教育的一些科学教育方法。
在书中,我特别欣赏的是杨老师提出的“从爱心出发进行教育”的主张,她在书中指出“在儿童稚嫩的心里最看重教师对他的态度,教师的爱最具有吸引力,它能激发儿童的学习热情。儿童的学习动力常产生在对教师的眷恋。”确实,爱就是力量,它能给人勇气,它能催人奋进。相信,我们的美术教育一定能芝麻开花节节高,也会培养出更多艺术的花朵。
这是一本好书,一本可以成为美术老师办公桌上的专用书。杨老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理论成果,为艺术教育开辟了一片净土。
新教师美术心得体会3大学,一个离我不远的词;教师,一个我刚接触的词。对于刚从大学毕业的我而言,我还是一个学生,但现实我却是一个刚步入教育事业的新进教师;学生、教师,这两个身份的转换,对我而言,太过于快了,以至于让我不知道怎样去适应自己的新的身份:教师。
2xxx年4月,我参加了县新教师培训,获益匪浅,让我明白了,怎样去适应自己新的身份。也让自己明白了,不管自己现在是什么样的身份,但学生这个身份会永远跟随我。作为一名新老师,学习对我而言尤为重要。新教师培训,无论是对于我们青年教师提高教学水平而言,还是对增强自身综合素质、修心养性而言,都特别难能可贵。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育,办好学校要靠教师,离开教师,教育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校工作离不开教师,青年教师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未来发展的希望,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所以,我们的成长尤为重要。
我们这次新教师培训的主要内容不仅有针对如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规划与专业发展,还着重讲了怎样做到学校安全及预防。王夫之说过“身教重于言教”,但在教学工作中,老师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包括:教学工作中的、生活中等等的问题,教师也是一个平凡的人。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难免会出现心态不好等,这样的状态下老师很难做到“身教”。在这次培训中,沈明泓老师的“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漫谈”的讲授,让我明白了如何去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心态的健康。
斯大林曾说“教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对于这个说法我是认同的,但这也让我认识到教师肩负的担着是沉重的。教师是伟大的,但教师也是辛苦的、劳累的。但洪局长建议我们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他在“幸福教师的教学实践和追求”的讲课中给了我们做一个幸福教师的十条建议:1、 ……此处隐藏3098个字……究方面要注意的方面,她教导我们在教学中,要多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表现,真正关爱学生,用情感倾注于教学中。而不能以自己的教为中心去撰写文章。湖州师范学院姚起老师,给我们讲授了新材料的应用,也通过了一些例子,在材料表现方面给了我们很多启发。特别是他的一些创造性的理念,给我无尽的想象空间,体会到了艺术创造的魅力和价值。
这次培训我们分了三个班级,我选择了国画班,但其实我在国画方面的学习是很薄弱的。平时拿笔的时间也比较少,对笔墨的运用是很生疏的。但我内心却对国画艺术十分喜爱,所以作此选择。比较幸运的'是,我们国画班有一位十分优秀的导师,钟安老师,初见时就被他儒雅的气质,和谦逊的言语所感染。期间,他给我们在国画学习上提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时在学习方法上的指导,给我指明了学习的方向。他提到艺术创作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切忌带有功利性的因素。以轻松愉快的心境去创作,让我感受到老师的人格魅力,感触颇深。几天里,导师十分关心我们的学习,经常给我们示范指导,看到钟老师娴熟的绘画技巧,水墨的情趣跃然纸上,让人赞叹不已。也让我对国画更加增添了几分喜爱。与此同时,从国画班的同学身上也学到了很多,其中沈建林老师的山水画线条流畅有力。燕青老师的写意花鸟,构图优美,笔墨富有情趣。潘宁老师更是给我提了宝贵的意见。在此,十分感谢这些老师。
培训即将结束,但对我来说也许更是一个新的起点。虽然在专业上的提升十分有限,但通过培训,在认识上有了较大的提高。深深的感受到,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专业成长对教师成长的重要意义,学习中的遇到的良师益友更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今后,将以此为勉励,不断地钻研,苦苦地探索,争取更大的进步。
新教师美术心得体会7初中美术教学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多年的教学实践,让我感到中学美术教学应从兴趣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入手。以下是我在教学中的心得体会。
一、教师本身要有创造性的思维意识,鼓励同学们进行自由构思创造
譬如在和学生一起做手工,一起画画的同时,不断引导他们去尝试新的东两,鼓励同学们能用多种材料和方法,在表现作品时不拘泥于一种方式,鼓励其“试试看”,在充分唤醒了他们潜意识,创造力的同时渗透理性的指导。只有允许同学们自由创作,开放学生的思维,才有可能充分的发挥他们的艺术潜能,打开他们的想象大门,使其创造性思维得到很好的发展,让学生们大开眼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教学。
二、教师要善于创造一个优美的环境,运用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的老师,培养兴趣则是形成创造能力的前提。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兴趣,教师应鼓励学生亳无拘束的表现自己的内心情感,重视毎一个学生个性的表现及艺术创作,只有这样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得到激励,萌发创作动机;只有这样才有利于营造广阔的空间,激发学生学生的热情。我在教学中,始终坚持为学生创造优美的学习环境,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我的做法是,善于灵活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在《挂历纸拼贴学生装》这节课的导入部分时,我先让学生穿上自己的服装校仿时装表演,在调动课堂气氛的同时,活跃同学们的积极思维,接着我又播放时装表演的视频,让同学们在欣赏中得到启迪,激发灵感,这样就抓住了学生注意力,充分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我将音乐的美感特征与美术的审关情趣很好的结合起来了,活跃了课堂。接着我就讲解拼贴的方法,将色彩的格配以及设计思路大体跟同学们一说,然后让学生自己去领悟。在学生掌握了剪贴的方法后,让同学们自己感知形象,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拼贴不同形态、色彩各异的学生装。
三、教师要时刻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自信心
人文主义的研究认为:“人人都有创造力,创造是人的一种潜能”。正处于成长发育期的学生在各个方面都存在着个性的差异,因此教师就应利用各种方式激励学生的成就感和进取精神,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自身的价值。在教学中要时刻注意学生的闪光点。不要轻易对学生所回答的问题作出否定的评价,要注意保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因为每个学生的审美观点都有自己的独特性,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多肯定少否定才能开阔学生的思维,让同学们自由想象,无论是差生还是优生,我们都应给他们树立自信心。如我在多媒体讲《平面构成中的点、线、面》这一课时,通过欣赏光碟视频,让同学们直接感受到了生活中的点、线、面形态的存在,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感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阔了学生的思维领域。在做作业时,每个同学都画出了自己形态各异、多姿多彩的画。虽然有些学生的造型不是很准确,但想象力丰富,并且也都具备了点、线、面的基本要求,因此都应给予肯定的评价。这样及时指出了他们的优点,适时的帮助克服他们的不足之处,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更高了,思维能力也开阔了,并能根据命题发挥其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这需要教师持之以恒的引导和积极的探索,及时发现学生创造的火花,放飞思维,以美术教学为平台给学生撒播创新的种子,激励培养其创造性思维,以更好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发挥学生的主体创造性,教师应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活动,为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开垦一片肥沃的土壤。
四、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一节美术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师的评价应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关注学生的作画习惯,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关注这节课是否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习惯,关注学生的.审美体验是否得到提升。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学生的综合评价,在知识的理解和表现中,学生的表现参差不齐,为了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在能力,根据学生的个性及作品造型特点的不同,分别进行鼓励和引导,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个性的张扬。只要教师细心观察,从中发现学生自己的思想,可以在他们的绘画态度上,甚至从反面挖掘闪光点,燃起学生的学习激情。
五、中学美术课通过对学生进行美术知识教育和美术技能训练,有益于将来的社会工作。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美术在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用途越来越广,与人的生活联系越来越密切,除了绘画、雕塑这些观赏性艺术属于纯美术之外,生活中许多方面都与美术有关。譬如,要盖一幢大楼,设计时必须考虑大楼的外观,要考虑大楼的造型、色彩与周围环境的协调,而造型、色彩就属于美术范畴。大楼的设计者除了具备力学知识、土木建筑结构知识外,还应具备一定的美术知识和审美修养,否则就难以成为一个真正优秀的建筑设计师。
其他方面如商品包装业、广告业、日用工业、室内装饰等都与美术有密切的联系,都需要从事这些行业的人具有一定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具有较高的审美修养。广大中学生今后将走向社会,成为各行各业的生力军,他们在中学美术课中掌握一定的美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美术修养,对今后工作将有积极的作用和重要的邦助。
总之,美术课是初级中学的一门基础文化课,是中学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美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艺术的创造能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乃至将来步入社会参加工作,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热门]消防演练心得体会](https://img.jihtu.com/upload/633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