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教案

时间:2025-11-06 10:57:09
《莫高窟》教案

《莫高窟》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莫高窟》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莫高窟》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4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有有有还有造句。

3、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概括自然段的意思。

4、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第二至四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2、学习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

三、教学时间: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给课文分段。

二、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在我国甘肃东南有一个著名的石窟,叫莫高窟,也叫千佛洞。相传前秦建元二年僧乐开始凿窟造像。经历隋唐以至元代,均有修建。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莫高窟》这篇课文,欣赏这座石窟灿烂辉煌的'艺术文化。

(二)初读课文。

1、听课文录音,注意生字的读音。

2、生自学课文。

3、检查自学效果。

(1)生字词正音。

威风凛凛 精妙绝伦 瑰丽 记录 银弦 艺术殿堂 腐败 敦煌 佛像 惟妙惟肖 描摹 遨游 帛画

(2)释词。

惟妙惟肖 精妙绝伦 瑰丽 描摹 引人注目 举世闻名

(3)提问:课文描写了莫高窟里的什么文物?

师板书:彩塑

壁画

藏经洞

(三)给课文分段。

1、提问:

(1)课文第一自然段与最后一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

(2)哪些自然段可以合并为一段?

(3)学生标出分成的三段。

(四)指导写字。

  《莫高窟》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莫高窟》是教科版语文教材第七册的一篇课文。它介绍了我国西北边陲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曾经藏有大量文物的藏经洞。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全文共五个自然段,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1)写莫高窟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概貌。

第二段:(24)介绍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

第三段:(5)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本文结构清晰,叙述具体,文字浅显。

因此,本文的教学目标定位于: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莫高窟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四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一方面他们想更多地拓展视野,了解世界(特别是我国古代)灿烂的历史文化,另一方面,他们也想进一步增强自己的阅读理解和表达交流的能力。《莫高窟》文质兼美,既能满足学生的好奇感,丰富他们的知识面,又是促进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的好教材。文章介绍了举世闻名的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学生对此很感兴趣。他们在欣赏图片,阅读美文的同时,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但他们对课文的理解还不深入,自学能力还有待加强。

因此,我把本文的教学重难点定为:

教学重点:通过读书指导,引导学生与祖国的历史、祖国的文化艺术史对话。

教学难点:引导迁移,引导发现,学习文章的语言规律和表达方法。

教法学法:

1、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个体,特别是对学习方式的选择,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朗读成为了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在感受到美的基础上,自由选择不同的方式去朗读,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发表富有个性的见解。

3、架设课内外的联系,引导学生上网搜集、阅读、欣赏有关莫高窟的文字、图片资料,扩大知识面,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总体把握,调动兴趣。

1、同学们,在古老的丝绸路上,在神秘的三危山下,在茫茫的沙漠中,蕴藏着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就是莫高窟。

让我们一起走进莫高窟课件播放莫高窟视频,师范读第1自然段。

2、通过上一节的学习,莫高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每一个去过莫高窟的人,都会发出这样的赞叹课件出示第5自然段,齐读。

4、莫高窟为什么被称为“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呢?今天,我们再一次走进课文《莫高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大多数学生而言,莫高窟充满了神秘感,它灿烂的文化、悠久的历史以及在我国和世界文化史上的重要位置,都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师在课堂伊始,通过导语以及莫高窟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体会到了莫高窟的宏伟、神奇,调动了学生的情感积累,为学生走进文本,文本进入学生心里,从而进行直接的语言交流、情感交流作好铺垫。】

二、精读细品,领略风采。

(一)、品味“彩塑”

1、先跟随作者的脚步去欣赏精妙绝伦的彩塑。让我们走进课文的第2自然段,感受彩塑的惟妙惟肖。

2、你在莫高窟看到了哪些彩塑?(菩萨、天王、力士、卧佛)

(1)菩萨的神态是怎样的?你读。评价,相机指导美读。

天王呢?你读。评价,相机指导美读。

力士是什么样儿的?你读。评价,相机指导美读。

师引读:这些彩塑有的“慈眉善目”,有的“威风凛凛”,有的“强壮勇猛”,样子各不相同,这就叫“个性鲜明,神态各异”。

(2)为了突出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的特点,作者先写彩塑的全貌后又重点写了卧佛,谁来读课文中卧佛的描写?

相机评价,指导朗读。

3、莫高窟只有这几尊彩塑吗?指名说。

师小结:作者只是以点带面去写这两千多尊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的彩塑,让我们走近他们,感受他们的气息。点击课件,感受彩塑的个性鲜明,神态各异。

4、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游人无不啧啧赞 ……此处隐藏22438个字……确性。

(6) 指导朗读,读出数量多,内容广

3、引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其实莫高窟壁画中最引人注目的成百上千的[飞天]!

(1)欣赏飞天,加深视觉印象。

(2)看了这些飞天,你有什么话想对老师和同学说?(指名回答)

(3)细读文中描写飞天的句子,说说特点。(多,美)相机多媒体展示各种形态的飞天。

(4)交流写作手法。同学们再细细地读一读这句句子,想一想这一段用的是什么写作手法?

(5)出示其他飞天图,仿照文章,小组合作,练习写话。

4、同学们莫高窟有着数量最大、内容最多、色彩最鲜艳的引人注目的壁画艺术!看着这一幅幅壁画,你有什么感觉?

5、说得可真好!让就让我们一起来抒发一下我们的感情吧!(最后一句)

答案三:面积不大的藏经洞

过渡:同学们,莫高窟的尊尊彩塑让我们发出了啧啧赞叹,幅幅壁画让我们仿佛置身于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那除了这些,莫高窟还有哪些也让我们赞叹不已的?[藏经洞]

1、第五节写的是藏经洞,(电脑屏幕显示第四段课文)老师想请你们自己默读一下这段课文,不过老师想对同学们提一个要求,有句话说的好不动笔墨不读书,请同学们边读边动笔,划出你认为用得好的或重要的词句,在行间的空白处写出自己的体会。

(生默读,动笔批注)

2、刚才老师在行间巡视时发现,许多同学都能准确地抓住文中重要的词语,并且写出了自己的理解。现在请大家在四人小组内交流,交流时要虚心倾听别人的理解和体会。

(生四人小组合作交流,师参加讨论)

3、各小组汇报一下交流讨论的结果。

(第二句话中的“各种经卷、文书、帛画、刺绣、铜像等六万多件。”可以看出莫高窟内的文物不仅品种多,而且数量也很多。

二句话可以体会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有着无穷的智慧,是他们创造了莫高窟的辉煌。

二句中的一个“曾”字说明了以前莫高窟内有很多文物,但现在都没有了。从这个字体会到作者内心是多么痛苦和无奈。

第3句话中的“大量”和第4句话中的“仅存”对比非常强烈,这两个词语充分说明了莫高窟内的损失非常惨重。(出示

从第3句话中的“掠”可以看出帝国主义分子的野蛮和无耻。)

4、齐读课文。从同学们的发言中老师明白你们把课文读懂了。

三、激情朗读,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

1、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一幅幅生动逼真的壁画,还有现存的这些具有历史价值的经文,都是谁给我们留下的?(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

2、是啊,两千多年以前,我国的古代劳动人民用他们的智慧与汗水给我们留下了这一尊尊彩塑,一幅幅壁画,留下了这座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你现在最想做的是什么?[赞美他们]

3、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美美地读一读文章的最后一段,表达我们的心声吧![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四、推荐网站,引领学生深入了解

同学们今天我们进一步地走进了莫高窟,我们知道了敦煌莫高窟这座珍贵的艺术宝库有着精美绝伦的彩塑,宏伟瑰丽的壁画,面积不大的藏经洞,这都是我们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老师相信还有好多同学想进一步地了解莫高窟,那老师向你们推荐两个网站,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找机会去浏览一

  《莫高窟》教案 篇13

敦煌莫高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欣赏敦煌莫高窟的艺术,了解他们的艺术特色和发展概况,并能对石窟有代表性的作品的形象塑造与艺术效果进行分析。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莫高窟的彩塑与壁画艺术,提高学生对敦煌艺术的欣赏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我国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认识到艺术品的珍贵,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传承美术文化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1、导入

同学们,在20xx年春节联欢晚会上获得舞蹈组第一名的作品是什么?生:《千手观音》。

师:让我们再次回顾一下舞蹈艺术的魅力。(放《千手观音》)哪位同学能谈谈这个舞蹈是根据什么人物创作的?

生:《千手观音》这个舞蹈是根据敦煌佛教人物创作的古典舞蹈。师:能谈谈你欣赏后的感受吗?

生:把敦煌的艺术魅力发挥的淋漓尽致等。

师:好,现在就让我们的思绪回到两千多年前的汉代,领略敦煌艺术的博大精深。由提问导入,播放《千手观音》的录像,启发学生的兴趣。学生观看录像。

2、新课

1、教师演示课件第257窟壁画《九色鹿王本生》

师:哪位同学给大家讲一讲《九色鹿》的美丽传说。

生:一位同学讲述《九色鹿》的'美丽传说。

师:这是敦煌莫高

窟中的一幅壁画,现在让我们一同来回顾敦煌的历史。对敦煌莫高窟彩塑和壁画的主要艺术成就的认识。对石窟艺术作品所传达的审美理想与情感的感悟。启发法演示法观察法情景创设法教学课件

(放课件[昔日繁华])

生:介绍收集的汉代丝绸之路的资料,结合地图发表见解。

2、播放课件[佛的世界]

教师简述佛教的传入和石窟艺术。

课件演示北朝、隋唐、五代时期的彩塑、壁画作品各1~2幅。

例如:

彩塑

年代图片

北凉第275窟交脚弥勒

隋第419窟菩萨阿难像

唐第158窟涅盘像

壁画

佛传故事第329窟乘象入胎

本生故事第257窟鹿王本生、尸毗王本生

因缘故事第285窟五百强盗成佛

经变故事第148窟弥勒下生

第217窟观无量寿佛

学生回答问题,比较后讲讲各个时期的艺术特点。

总结:敦煌壁画以北朝和唐代为最盛。北朝壁画多“本生故事”,宣扬一种彻底的牺牲精神。北朝的时代是一个战乱的时代,民生多灾多难,备受苦难的人民把理想寄托在这些佛教理义上。到了唐代社会安定,壁画宣扬的良辰美景恰是对盛唐繁荣的现实世界的一种折射,作品充满健康、乐观的情调。

3、教师结合上述历史时期的社会特点进行小结。

播放课件第130窟供养人像与张萱的《捣练图》比较。

学生谈唐代美术作品中人物的造型特点。

师总结:唐代社会的繁荣成就了艺术上的繁荣。

4、播放课件[百年蒙羞藏经洞])

教师简述藏经洞的发现与被盗经过。(课件展示:藏经洞的被盗文物及偷盗者名单、图片。

学生描述1900年的中国社会,思考藏经洞被盗的历史根源并回答问题。(认识敦煌作为石窟艺术宝库的价值,德育渗透)

3、小结

一切伟大的艺术,都不会只是呈现自己单方面的生命。为什么甘肃艺术家在这里撷取了一个舞姿,就能引起全国性的狂热?正因为他们触动了许多人心底的蕴藏!

教学反思:

《《莫高窟》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