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线段教案15篇[热门]](https://img.jihtu.com/upload/8729.jpg)
认识线段教案15篇[热门]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认识线段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认识线段教案1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操作活动,观察体会线段产生的全过程。
2、学生会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线段的特征。
3、学生能与已有的知识相贯通,会数线段。会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线段,会使用不同的工具画线段。
4、培养学生初步动手操作能力,具有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倾向,以及与同伴合作的良好情绪,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教学重点:感受线段的产生,认识线段的特征。
教学难点:在实际的操作中体会线段的产生,体会线段与直线的关系,理解线段只是直线的一部分。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交流,引进新课。
1、小朋友,你们喜欢念儿歌吗?谁愿意念给大家听听?今天老师也带来一首好听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听听。喜欢吗?一起大声念念看。
2、仔细观察儿歌里的两行字,你发现了什么?你桌子上的毛线是什么样子的?能把它变直吗?试试看。(学生操作)
3、师:把线拉直,这两手间的一段在数学上还有个名字呢,你们知道叫什么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线段。(板书:认识线段)
二、直观感受,认识线段。
1、如果要把线段用图表示出来,它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小朋友闭上眼睛,在脑子里想象一下线段的样子。
2、(课件出示线段图)线段是什么样子的?
师根据学生描述介绍端点。
3、学生完整描述线段的特征。
4、再次闭上眼睛,在脑子里记住线段的样子。
5、这是刚才的线段,(课件逐步演示旋转)它变了,现在还是线段吗?为什么?你们发现了什么?
6、师:是啊,不管方向怎么改变,只要是直直的,有两个端点,它就是线段。让我们来看看下面那些是线段。(学生辨别线段)
7、(隐去非线段,留下线段)这些都是线段,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8、师小结过渡.
三、回归生活,体验线段
1、我们的生活中藏着许多线段。(尺)你们看,这把尺的一边,就可以看成是一条线段,这两端是它的两个端点。这把尺上还有线段吗?
2、(数学书)你能在数学书的`封面上找到线段吗?同桌互相指一指。
3、黑板上有线段吗?谁把它找出来?
4、直尺、数学书、黑板的每一条边都可以看成是线段。生活中的线段可多了,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小朋友两人一组,你指给我看我指给你看。
5、全班交流。
四、实践操作,感悟画法。
1、生活中的线段太多,我们说也说不完,能不能想个办法把它画下来呢?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来画线段?为什么?
2、请小朋友选择你喜欢的工具,自己试着画一条线段。
3、交流。你是用什么工具画的?(指名
演示画线段)你是怎样画的?
4、谁也是这样画的?你们是用什么工具画的?
5、谁画线段的方法和他们不一样?
6、师:我不同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合适的工具来画,在这么多工具中,你最喜欢什么?为什么?
7、师:尺子是我们常用的画线段工具,用尺画线段,不仅画得好,还特别方便,尺的用处可大了,将来我们还可以用它来测量、设计图纸。
8、学生用尺任意画不同的线段。全班评议、欣赏。
五、多种方法,深化认识。
1、(出示纸)你能用纸折出一条线段来吗?试试看。
2、交流。你折的线段在哪里?谁折的线段比它长(短)?
3、几条方向不同的线段围起来,还能拼成我们认识的图形。这些图形各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学生数一数,填一填。)
4、反馈。猜猜看六边形由几条线段围成?七边形呢?你怎么知道?
5、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线段吗?
6、师:一条线段看起来不起眼,很单调,几条方向不同的线段能围成我们认识的各种图形,许多线段还能组成很神奇的精美图案。(欣赏)
8、漂亮吗?我们也来试一试,画一画,做一名小小设计师。
六、总结
今天学到了什么?线段有哪些特点?
认识线段教案2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第三册第63页线段,完成想想说说和练习十八第1~6题
教学要求:
⒈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感受线段的特征。
⒉使学生学会用直尺画不定长的线段。
⒊培养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线两根、小棒三根、直尺、长方形纸等。
教学过程:
一、先让学生猜谜语:
“同学们喜不喜欢猜谜语?”“喜欢”
“今天,我们就来猜一个谜语”
“一根根,一条条,编织衣物少不了。有时直来有时弯,缝缝补补要用着。”
提问:“这是什么呢?”
“线。”
二、揭题:
在我们周围,有各种各样的线。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种——线段。(板书课题:线段)
三、教学线段的认识
⒈引出线段的概念。
⑴请小朋友将带来的红线放在桌面上。教师同时在投影仪上放一根弯曲的线。
问:“桌子上的线是什么样的?”
指出投影仪上的线也是弯的。拿出另一根黑线让学生双手捏着两端拉紧。
问:“怎么样了?”
指出:这时,两手间的一段直的线就是线段。
⒉比较,揭示线段的本质特征
⑴问:“桌子上的线有几个头?手里的线段有几个头?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指出:这两个头又叫“两端”。
⑵问:“它们有什么不同?”线段是直的。
⑶请大家拿出准备好的两根铁丝(一根—形和一根U形),分别用手摸一摸,体验一下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帮助学生感受由曲变直的过程。
问:“线段是什么样的?”(板书:线段是直的)
⑷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三根小棒。把它们看作三条线段,按三种位置摆一摆。
讨论:摆的位置有什么不同,长短一样吗?
小结:线段可以是横的、竖的、斜的、长的、短的,但必须是直的。
⒊联系实际举例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物体的边是线段。请同学们就你所见过的物体举一些例子。并请他们指一指。
⒋用图形表示线段
课本的一条边就是一条线段,请你摸一摸这条边的两端。 ……此处隐藏15882个字……>2、分组用你的尺量一量1、你的课本。2、教室的'长。
3、通过刚才的量,你们有什么想法?
指出: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作单位。
1、出示米尺:这是什么?它的长度就是1米。
2、比画:1米有多长?
3、你见过大约1米的物体吗?(身高桌子等)
4、看看米尺你能发现什么?(1米=100厘米)
5、还见过什么尺吗?(卷尺等)
1、教室的宽大约有()米。
2、教室的门大约有()米。
3、黑板的长大约有()米。
1、量一量上面这些长度。
2、用米尺量一量黑板的长,大约是()米。
用卷尺量一量黑板的长,大约是()米。
走10步
大约是()米
立定跳远
大约是()米
肩宽
腰围
裤长
袖长
量出的长度用什么做单位?
4、用米你还想量什么,然后汇报。
1、在()里填上米或厘米(出示小黑板P49第3题)
2、在()里填上>、
a)床长2()
b)粉笔盒高8()
c)铅笔长20()
d)旗杆高15()
出示P49第5题汽车能否从桥下通过?为什么
今天你认识了什么?
课后感受
学生已经认识的米,但是在测量的时候还是有误.
在测量肩宽、腰围时不够准确。
授课日期10月22日
认识线段教案14课题
认识厘米
课型
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5本教时为第2教时备课日期10月10日
教学目标
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经历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
动中建立统一的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体会1厘米的实际长度认识尺,会用厘米量和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1厘米的实际长度认识尺,会用厘米量和画
教学难点:使学生经历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建立统一的'度量单位的重要性,估计一些物体大约几厘米。
教学准备
线尺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情景体验
二、认识厘米
三、量一量
四、估一估
五、画一画
六、课堂小结
1、量一量,课桌有多长?这三人为什么数的不同?
2、你们有什么好方法吗?学生小组活动。
3、揭示:统一量的标准。
1、出示米尺观察:尺上有什么?同桌说一说,然后交流。
2、0到1表示1厘米,1到2呢?每一大格就是1厘米。
学生看尺:1厘米有多长?用手比画一下。生活中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3、看一看:2厘米有多长?从尺上指出,同桌讨论。5厘米呢?
相互找一找3厘米,6厘米。
1、这只铅笔有几厘米你能用尺量出来吗?学生尝试。说一说你是怎样量的?(各种方法交流)
2、下面这几种量法对吗?(出示P47第3题)说说为什么?
3、出示P47第4题两条线段都是大约8厘米对吗?
4、量一量食指的宽度,手掌的宽度
5、你还想量什么?
1、
估计
量一量
你的中指
大约()厘米
大约()厘米
数学书的短边长
大约()厘米
大约()厘米
文具盒的长
大约()厘米
大约()厘米
2、你还能估计出身边的哪些东西的长度?
1、你能画出一条4厘米的线段吗?学生自己尝试画。说一说怎样画的?
小结:画线段要注意什么?
2、再画一条7厘米的线段。
哪条线段长?长多少?怎样知道的?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课后感受
1、学生都能够认识1厘米有多长,但是有些学生不知道从3厘米到7厘米这一段有多长。
2、在活动的组织上还应该加强纪律教育。
授课日期10月21日
认识线段教案15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8~49页
教学目标:
使学生经历操作活动和观察线段的过程,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会数线段的条数,会画线段。
教学重点:
理解线段的'特征。
教学难点:
寻找生活中的线段,数线段。
教学准备:
一段线、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认识线段
1、感受线段的直
请同学拿出一根线,把它随意摆在桌上,看它是什么样子?如果用手捏住线的两端,向两边一拉,这条线会变得怎样?(教师演示后学生猜)
学生自己动手拉直曲线。
提问:这样拉出来的和原来的那根有什么不同?(板书:直的)
谈话: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就是线段。(线段)
2、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认识线段(板书课题)
请小朋友再捏住线的两端拉紧现在我们手上拿的 是一条。。。(线段)
手捏住的两端就叫线段的两个端点(板书)
两端之间的这段线是。。。(直的)
小结:所以线段必须要有两个端点,并且两端之间的线是直的。
3、线段可以这样 表示(老师板书 : )
提问:谁来指一指这条线段的端点?有几个端点。
4、小结线段的特点
二、实际应用
1、其实平常学习、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线段:?
你能说出生活中其他地方有线段?同桌说一说然后交流。
完成 想想做做(1)
2、完成 想想做做(2)
(1)黑板有4条边,它们都是什么?黑板是什么图形?
(2)拿出长方形纸,摸一摸互相说一说有几条线段围城?然后交流。
(3)数一数下面每个图形是有几条线段围成?(略)
学生相互数一数,指出端点在哪?
三、画线段(想想做做 3、4、5)
1、刚才认识了线段,你能画出一条线段吗?学生自由画。然后交流,
2、归纳几种画法。
3、给你两点能画出一条什么?(两个点能连成一条线段)
4、三个点连成几条线段,画出什么图形?
5、4个点呢?
四、全课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他有什么特点?
还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认识线段
线段 : 直的
2个端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