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时间:2025-09-20 19:33:20
【实用】科学教案模板汇编7篇

【实用】科学教案模板汇编7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科学教案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科学教案 篇1

设计思路:

小动物是人们的好伙伴,喜爱小动物是孩子的本性,可是孩子缺乏与小动物接触的机会,通过这一个教学,让孩子清楚小动物的睡眠特征与人们睡眠睡眠的不同之处。

教学要点:

清楚几种动物的睡眠方法

教学难点:

可以用完好无损的句子讲述几种动物的睡眠方法

教学预备:

1、提早请爸爸妈妈们帮助收集相关小动物睡眠的资料。

2、种种动物图片

3、教学区里开办设立“小动物主题墙”请孩子把搜集到的资料放于教学区,资源大伙儿共同分享。

教学方式:

教学游戏法、解说法、探究发现法。

教学过程:

1、“12生肖歌”导入,孩子们唱的十分好。那孩子们喜爱动物吗?都明白那一些动物?明白它们均是怎么样睡?(自由探讨)

2、教师请来了几个动物,孩子们留意看,你们认知它吗?请孩子们正确地描绘幼儿教师展示的.小动物睡眠姿势(上节课出现的小动物图)且效仿它们的睡眠姿势。

(1)马:家马有站着睡觉的本事,而野马的睡觉方法则比家马更加高一筹,它能边走边睡,但从来不失足。它们为快速而及时地回避敌害,在晚上害怕无忧无虑地卧地而睡

(2)、小狗狗小耳朵紧贴于地上睡觉是由于够小耳朵十分灵敏,一听到轻度的声响,便可快速灵巧的跳起来,汪汪汪地叫。

(3)、猴子总在树枝上睡,入眠时把头藏在双腿间,两臂紧抱树干,蜷伏成球状,外表缩成圆团呈木锥形,与树干混为一体,起到隐身保卫作用。

3、童谣

啥睡觉睁著眼?鱼儿睡觉睁著眼。

啥睡觉倒着退?(天鼠)蝙蝠睡觉倒着腿。

啥睡觉站着睡?小马儿睡觉站着睡。

啥睡觉贴着耳?小狗狗睡觉贴着耳。

4、教学游戏

勉励孩子效仿小动物的睡眠姿势,要求姿势准确。教师是棵大树孩子来效仿小马儿靠着教师睡。教师是盗贼孩子把小耳朵贴于地面上听到“盗贼”的步伐声吗?

科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利用简单的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自己身高、体重等方面的数据;能选这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2、喜欢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交流;珍爱生命;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教学重、难点】

了解人的一生生长的大致过程;了解青少年身体发育的特点;了解青春期的主要身心发展特点,关注个人保健。

【教学准备】

准备自己不同年龄段的照片

课前观察不同年龄段的人的身体特征,并记录下来

【教学过程】

1、提出问题

在进行第一个环节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身边的动物、植物的生长变化提出问题——人的身体从小到大会发生什么变化?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说一说自己从小到大身体、心理、语言行为等方面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2、猜想假设

学生根据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

3、制定方案

分小组制定探究方案

4、实施探究

A、探究人的一生身体发展变化特征

(1)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搜集了一些“人从小到大身体发展变化”的资料,有的同学还准备了上学以来的体检表。下面请你们小组内交流搜集的资料,看看能从资料中发现什么。

(2)学生小组交流合作,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

(3)除了身高和体重有变化之外,你们还发现了其他方面的变化吗?

美丽青春痘、说话的声音变粗、喉结突出……

同学们发现了很多人的身体的变化得特点。那么你认为人从小到老身体变化最明显的阶段有哪些?

人出生后,身体逐渐长大,直到长成健壮的成年人,然后人的身体又会逐渐的`衰老,直到死亡。这是一个客观规律。一般来说,人的一生要经历发育期(从出生到20岁)、成熟期(20道40岁)、渐衰期(40到60岁)和衰老期(60岁以后)等4个发展阶段。生长、发育、衰老和死亡是人必然经历的过程.

人的身体特征发育比较缓慢,相邻的两个阶段身体特征没有明显的界限。人的各个发展阶段时间比较长短因人而异。

B、探究青春期身体变化特征

同学们已经查阅了自己的体检表,从上面的数据你感觉到什么?如果利用这些数据制成表格或图形,研究起来就会更明显。你想用怎样的方式研究呢?(统计表、条形码统计图生、折线图)

请同学们先绘制图表,然后再观察图表,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请写在下面:

(1)图表

(2)发现

青少年在10~20岁时,身高体重增长较快,这个阶段称为青春期。青春期开始的年龄因人而异,一般女孩比男孩早两年。青春期是由儿童发育到成人的过渡时期,是人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青春期是人的身体发展变化最快的时期,人的身高、体重、胸围、肺活量等都增长的很快,而且还有人会长出青春痘,男同学长喉结、长胡子等特征。

C、青春期的卫生保健教育

青春期是人的身体发展变化最快的时期,关系到以后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为了给将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好基础,我们在青春期应该注意什么?(加强锻炼、合理饮食、保证睡眠、心理咨询)写出日常生活中你的做法:

5、展示交流

展示探究结果,全班交流。

6、拓展创新

请同学们课下继续收集资料,了解不同国家和不同种族的人的外形特征。可以写出研究报告在全班交流,也可以出一期专题研究。

7、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人的一生生长的大致过程:了解了青少年身体发育的特点:了解了青春期的主要身心反展特点,注重个人保健。

科学教案 篇3

一、引入学习

师:老师给大家玩个魔术。(师用白醋和酚酞溶液混合后,溶液变成红色。)

(生惊奇地欢呼。)

评析:教师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入新课的学习,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魔术中用到的白醋又成为学生探究的材料之一;魔术也蕴含了“两种物质混合后又产生了新的物质”这一概念。

师:刚才玩魔术时用到了这瓶液体(出示白醋),想知道它是什么吗?

生:想!

师:怎样才能知道它是什么?

生:看它的颜色。

生:摸摸它的温度是热的还是冷的,还可以摸它粘不粘。

生:打开瓶盖闻它是什么气味的。

……此处隐藏5459个字……

5.学生分组实验体会太阳热量对水循环的重要作用。

6.学生实验完毕后,汇报其在实验中的发现及思考。

7.教师总结水循环到底有什么意义,指出水循环不仅为人类带来电能,而且给我们带来了能食用的淡水和生产用水;陆地上有了水,植物生长、动物繁殖,给了我们吃的、用的;水循环形成的江河给我们提供了水力资源和航运之便,水循环能改善气候……当然,如果这一切缺少了太阳,其后果将是难以想象的糟糕。

科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不同植物的种子,它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在适宜的条件下可萌发生长成一株植物。

过程与方法:用感官和放大镜来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根据植物生长的已有知识,预测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发关注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引领学生产生问题并积极思考,能用适宜的方式将自己的认识清楚地表达出来,并能想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教学难点】:观察各种植物的种子。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猫给小猫哺乳的图片、鸡妈妈带小鸡吃食的'图片、向日葵小苗的图片、各种植物的种子(向日葵、花生、四季豆、南瓜、小麦、玉米、绿豆等)、白纸、放大镜。(学生准备)各种植物的种子、白纸、放大镜。

【教学过程】:

一、 听听说说

1、师:小猫是谁生下来的?小鸡是怎么来的呢?向日葵小苗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2、生:思考之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3、师:(出示图片)验证学生说出的答案。

4、师:植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它的一生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二、想想画画

1、师:用图画和文字将植物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画下来和写下来。

2、生:在P2页“我知道的植物生长过程”的画板里画图。

3、师:展示出来学生画的作品。

4、师: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画的作品的意义。

5、师: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下一代,但是,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三、观察种子

1、师:每个人把自己带来的白纸放到桌面上,将带来的植物的种子放到白纸上,观察植物的种子,边观察边记录。可以借助放大镜观察。

2、师:观察植物的种子,你准备观察种子的什么?

3、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4、师:你们说对了,我们观察植物的种子,要观察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等。

5、生:观察植物的种子。

6、师:通过观察植物的种子,你发现了什么?

7、生:汇报自己的发现。(师:关注学生的汇报)

8、师:不同植物的种子,从外观来看,它们的形状不一样、大小不一样、颜色不一样、种皮不一样等。种子的里面有什么呢?

9、师:要知道种子的里面有什么,该怎么办?

10、生:先预测种子的里面有什么,再掰开种子看一看。

11、生:继续观察植物的种子。观察后汇报。

12、师:(小结)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种皮等各不相同,但种子的里面是相同的,都有胚根和胚芽。

四、做好准备

1、师:本学期,让我们种植凤仙花,观察它的生长变化过程。

2、师:

①准备凤仙花的种子。

②查阅凤仙花的有关资料,了解凤仙花的栽培方法。

③准备播种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

【作业布置】:

家庭作业:准备凤仙花和四季豆的种子。

【板书设计】:

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外部:形状、大小、颜色 植物的种子

内部:胚根、胚芽

科学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树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树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

树生长在一定环境里,有一定生存需要。

过程与方法:

用各种方法观察一棵树,描述一棵树。

用简图描述树整体形状。用拓印树皮观察树干。

用实物来补充语言描述不足。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客观地记录观察到现象,能继续关注树木变化。

【教学重点】能尝试通过对树有序观察描述和比较后指向树木作为生命体特征。

【教学难点】比较讨论树木相同之处。

【教学准备】

校园中选定一些大树供各小组观察所需,同时为各小组准备:一张观察记录纸,一支蜡笔,一把软尺,一个放大镜。

【教学过程】

一、观察树木方法

1.总任务:分小组进行观察,每个小组尽量观察不同树木;小组内要分工明确,每个人要有观察任务;描述一棵树,完成一篇观察笔记。

2.分任务:我们所要观察树长在校园哪个地方?我们怎么按顺序来观察一棵树?(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

3.交流:我们可以用哪些新观察方法来观察新内容?(画简图、测量树干粗细、闻树叶、看果实、拓印树皮、捡拾标本、对比法……)

4.比较:我们能比书上观察记录记得更好吗?(先用简单词语记录下来,回到教室后整理成观察笔记。)

二、观察记录一棵树

1.从远处观察整棵树,我们怎样记录?(树冠形状、树高度等)

2.从近处有序观察树各个部分,我们会有哪些新发现?

生:这棵树真大!看看我捡到树叶和果实。这是树果实。这是我树皮拓片。

(拓印树皮图案方法: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先用手指在纸上反复按压,再平捏蜡笔在纸上涂擦,使凸起部分染上颜色。)

3.让我们一起来把观察到内容记录下来吧。要写出观察时间、地点、小组成员。要按观察顺序来记录。最好能贴上收集到实物标本。

三、整理我们观察记录

1.整理:分小组根据观察记录整理成观察笔记。

2.描述:分小组描述一棵树:这是我们组观察记录,能猜出是校园里哪一棵树吗?

3.比较我们观察记录,思考、交流:

我们观察了哪些树?这些树生长需要什么样条件?

不同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4.总结:通过深入讨论,我们发现了这么多大树之间相同点和不同点,请选定一棵你喜欢大树,在课外继续观察它,它会怎样变化?把你意外发现都记录下来,同时把精彩发现张贴于科学学习栏目内。(对总结内容须得从学生实际观察基础上进行,学生能发展到什么程度就总结到什么程度,书上总结内容仅作样本供参考。)

树不同之处: 树冠有大小 树干有粗细有树皮光滑,有粗糙 结果实不一样 叶片不一样 ……

板书设计: 树相同之处:

它们都长在泥土里

都需要阳光、水

都有树干、树皮

都有树叶、果实

《【实用】科学教案模板汇编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