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美术教案锦集8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美术教案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美术教案 篇1教学目标:
1、观察、体验美术作品中的节奏感。
2、通过绘画或剪纸等方式表现美术的节奏感。
教学重难点:
1、对美术节奏的理解 。
2、用不同的材料设计图形,表现美术的节奏。
教具学具:彩纸、剪刀、双面胶、油画棒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感受节奏
1、听——音乐
2、看——两幅绘画作品
(1)绘画作品中建筑物上窗户、柱子的有规律的排列、园林别墅中花草的间隔栽培。
(2)二方连续纹样作品中垂直线、水平线、斜线、曲线的重复配置,冷暖色、明暗色的反复调和。
(二)新授:
1、通过听和看同学们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和相同的感受?
(相同点:都能感受到节奏。不同点:听觉的节奏感较为强烈,绘画作品的节奏是一种形式感。)出示课题“美术的节奏”
2、生活中有发现的节奏吗?这些节奏美吗?为什么美?
3、节奏的运用和表现
(1)欣赏课本插图:《自然界中的节奏》、《美术作品中的节奏》
小组讨论:图中分别给你什么感受,你最喜欢哪一种的表现形式,为什么?
(2)师:生活中处处有节奏,表现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古今中外大师、画家、小朋友都在用不同的工具、不同的材料,表达自已的情感,创作出了一幅幅优秀的带有节奏感的美术作品。
(3)师生通过投影仪用彩纸、瓶盖等材进行摆设体验不同的节奏感。请同学形容一下不同的节奏给人的感受。
三、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四、课堂展评:
五、小结:
4.课题:变一变
美术教案 篇2教学对象分析:
1、一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美术工具和材料,对不同材料和工具的运用已有一定的掌握;
2、一年级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好动,爱表现自己,能稚拙地通过作品表现自己的想法;
3、学生对动画片比较熟悉,对其中的角色有自己的喜好,可用美术的方法表现自己的感觉。
教学内容分析: 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鱼的美,理解鱼的外形和颜色,表现各种各样的鱼。
2、教学难点:了解鱼的外形和颜色,拓展学生对鱼的表现能力,引导学生对美的追求。
3、解决方法:运用谜语导入,图片欣赏了解鱼的外形和颜色,通过对不同的表现手法的鉴赏,掌握并运用一种自己喜欢的手法表现各种各样的鱼。
教学目标: 1、(审美)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创造力、审美力;
2、(双基)指导学生分析鱼的外形和颜色,引导学生大胆夸张表现各种各样的鱼,锻炼学生用线、用色表现或剪刻、捏制鱼。
3、(思想)增长学生知识,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懂得珍惜自然,以增强学生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激发学生友善的意识。
教学准备: 1、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以小组为单位准备彩色纸、剪刀、胶水、笔等。
2、教师准备多媒体资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根据兴趣爱好分小组,并确立组长,统一小组意见。
二、谜语导入: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我们一起猜猜看好吗?
多媒体显示谜语,教师说出谜语:
身体像树叶,尾巴像折扇。没脚也没手,能在水中游。
问:你们猜猜它是谁啊?(学生齐说:鱼)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今天我们就和鱼交个朋友。(板书:第8课 鱼儿游游)
三、新授。
1. 多媒体显示海景动画。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海底的景色多美丽啊!还有许许多多既漂亮又可爱的小鱼儿在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呢!瞧!那边还有一条小鱼儿在和我们打招呼呢!
教师扮演小鱼儿的角色:嗨!大家好!我是海底小导游!欢迎到我们家来做客,认识一下我们的家族成员吧!你们可要看清楚了哦:我们每一条都是不一样的.,你喜欢和我们中的谁交朋友呢?并说说喜欢我们的理由。
2.多媒体显示多张鱼的图片,学生欣赏的同时说说喜欢哪条鱼,并说说理由,最好能说出鱼的特点。
3. 考考你。
师:看完这些图片,你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呢?(指答)
师:现在小鱼儿还有几个问题想考考你们呢!
(1)多媒体显示“考考你”:
聪明的小朋友:
你知道我们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吗?
指答
多媒体显示:
鱼=鱼身+鱼鳍+鱼嘴+鱼眼+鱼鳞
(2)多媒体显示“讨论一下”:
你能用几种方法给我们增加新的朋友?
① 指答
② 多媒体显示:剪纸、绘画、叶贴画、布贴画
③ 师生分别欣赏剪纸、绘画、叶贴画、布贴画作品。
4.比一比。
(1)师:下面我们要进行一次比赛。
多媒体显示“比一比”:哪一小组能给我们创造最漂亮的成员?
(2)问:哪一小组觉得自己能为鱼儿们创造出最漂亮的成员?
(3)教师讲解作业要求。
(4)学生进行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四、作品评比。
教师将学生完成的作品展示出来,让学生互相评奖,并将手中的小红旗插入自己最喜欢的一幅画中,评选出最优秀的作品。
五、课后拓展。
多媒体显示“小小观察家”:
平时多注意观察,我们看看鱼儿是顺水游动的还是逆水游动的?
六、轻松舞蹈。
教师播放欢快的儿童歌曲,学生随着音乐学鱼儿游动的样子。
美术教案 篇3教学课题:
大的和小的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整体观察、认识和辨别大的和小的。
2、在比较和制作中体验大与小的组合。
教学重点:
观察和认识大与小,学会表现谁大谁小。
教学难点:
理解大与小的区别。自然、和谐地将不同颜色的大与小的形象组织在画面中。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组织学生有顺序地摆放学习用具及材料,然后,安稳坐好。
二、复习:
请两位同学在黑板上分别画一个大圆圈, ……此处隐藏1417个字……为主),强化师生互动,学生获得新知识。
(四) 图片转换:以神鸟变成神树,鸟、树形象的比较,强化彩色羽毛变成彩色树叶。
(五) 发展创造:学生自己心中的神树,特别是树形的丰富,手形变化的利用,与其它媒材的使用。
六、学生作业过程:作业可以绘画,亦可以用橡皮泥表现。
1、 可适当强调画面的位置及物体的大胆表现,即必要的构图构思有利于学生以后的设计学习和绘画表现!(通过表扬优秀作品中进行)
2、 强调色彩的丰富表现,特别表扬有创意的同学,但更要鼓励根据自己感受来创作的作品,以避免向被表扬作业靠近(强调个性)。
3、 橡皮泥制作过程中,学生可以两人合作完成一张作品,(强调学生的合作能力)。
七、 评价过程
引导学生评价自己的作业或别人的作业,强调真实感受,鼓励实话实说。老师尽量用个人的看法鼓励学生自主想法,以便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学习评价氛围。
八、 课后拓展
收集类似的图片,可以借助于家长并用文字表现自己对图片的感受。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收集、整理资料、信息的学习习惯。
美术教案 篇7教学目标:
1、通过启发学生联想,想象,指导学生堆出一座造型奇特,色彩艳丽的“沙工程”,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及造型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向往未来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沙土的性质和用途,掌握制作“沙工程”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在基本形的基础上大胆想象,创作新颖奇特,富有儿童特色的“沙工程”。
教学准备: 提前了解离学校最近的沙堆,并观察沙堆附近环境为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30分钟。
一、集体整队,教师领队前往选择好的沙堆。
二、分析建筑结构,导入课题:
教师讲解“沙工程”的基本建筑模型。
引导儿童观察沙的.基本性质。
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设计我们自己的“沙工程”。
三、学生继续作业,教师指导。
巡视指导,有针对性地选择几位学生个别指导,师生共同作业。动手时就学生提出的或是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并示范讲解。
四、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制作自己喜欢的建筑物。
美术教案 篇8【教学目标】
1、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通过小骆驼长途跋涉的经历树立学生敢于面对和战胜困难的决心。
3、在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的基础上愉快的参与表演。
【教学重点】
自由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1、感受八分休止符在歌曲中停顿的时值。
2、准确地把握小骆驼的心理变化,更好的表现歌曲情绪。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脚印谱
【教学过程】
一、走进沙漠
师:同学们,在我们这个地球上生活着许许多多的小动物,它们是我们人类最忠实的朋友,今天我们就去了解一下有着“沙漠之舟”称号的动物——“骆驼”,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小骆驼》这首歌曲。(板书课题)
师:上节课老师让同学们去搜集关于骆驼的小资料,现在大家一
起来看看,小骆驼有什么特征。(课件出示骆驼的图片)
(1)骆驼有单峰驼与双峰驼之分;
(2)骆驼的睫毛很长,可以防风沙;
(3)骆驼的驼峰里储存了能量,可以让骆驼在沙漠里长途跋涉。师:今天老师想带着同学们在沙漠中开展我们的沙漠之旅,在开展沙漠之旅之前,老师想用歌声给同学们讲一个发生在沙漠中的故事。
(教师试唱)
师: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呀(生答骆驼),那小骆驼想要干什么呢?(生:要过大沙漠)。
二、沙漠中的脚印
师:同学们,小骆驼在沙漠中行走,留下了一串串的脚印,同学们仔细看这些脚印里都有些什么,(生:音符)是不是所有的音符都能发出声音呢?(休止符)休止符有很多种,同学们知道这是哪种休止符吗?
(让同学们思考,最后得出答案:八分休止符)(板书:八分休止符)
师:是的,这个长得又圆又胖的家伙就叫做八分休止符,我们在唱歌的时候遇到它该怎么办呢?(小嘴快闭上)那么同学们知道它的时值是多长吗?(停顿半拍)
现在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把这个带有八分休止符的旋律跟着老师唱一遍。
(1)教师带唱两遍;
(2)请同学单独视唱;
(3)让我们用手来模仿小骆驼走走这串脚印吧!(同学们在桌上模仿着走,感受八分休止符在歌曲中停顿的时值)
师:正是有了这些快乐的小休止符的陪伴,小骆驼走进沙漠的时候就有了不同的心情,你们听!
(教师示范演唱歌曲第一部分)
师:是的,它的脚步多么轻盈,我们一起来唱唱,感受它的这份好心情吧!
(1)教师领唱第一部分,学生跟唱;
(2)学生单独视唱;
(3)分组演唱。
三、沙漠中的风沙
师:小骆驼在沙漠里行走,走着走着,它遇到了困难,同学们看看它遇到了什么困难呢?(课件出示沙尘暴的图片)这下,小骆驼的行走变得更加地艰难了,同学们看看这两句表现小骆驼行走艰难的句子。
(1)同学们尝试自己演唱;
(2)教师引导学生唱;
(3)让学生边唱边模仿骆驼行走的样子。
师:小骆驼非常累也很疲惫,但他却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这是为什么呢?(出示课件)是的,因为前面有歌声,前面有青草。
(教师教唱)
四、沙漠中的绿洲
师:小骆驼一直在行走,终于它看到了希望,同学们看看,它到了哪里呢?(出示绿洲的图片)我们是不是要为小骆驼庆祝呢?
(1)跟着老师打着拍子唱旋律;
(2)教师教唱歌词;
(3)学生自由练习;
(4)男女生分别演唱。
师:小骆驼高兴的走向绿洲,它脖子上挂着的驼铃发出叮叮咚咚的声音,同学们认真听这驼铃的声音是什么样的。
(1)教师示范唱;
(2)学生跟着老师唱,
(3)学生练习,唱出驼铃声由强到弱的感觉。
师:同学们故事讲到这里,大家应该都知道了,这个故事其实是(生答一首歌曲)。是的,这就是一首关于小骆驼的歌曲。
五、歌曲演唱
1、听音乐小声哼唱;
2、分角色演唱;
3、完整演唱;
4、边模仿边演唱;
5、用乐器(碰铃)配乐演唱。
六、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跟着小骆驼一起经历了一次难忘的沙漠之旅,通过今天的音乐课我们知道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也应该不怕艰险,勇往直前,同时我也相信只要坚持不懈的努力,美好的明天一定属于你们!